千手千眼觀世音,是觀世音菩薩的化相之一。「千」代表無量、圓滿。「千手」代表菩薩廣大無量大悲;「千眼」象徵菩薩應機智慧無礙。通常所見者為四十臂,於手掌中各具一眼。
在很久很久以前,觀世音已經是一位發心度盡眾生苦難的菩薩。經過長期竭盡心力的度化,效果仍然不彰。
於是,觀音又再發心:「我當度盡一切眾生,若我退心,當令我身裂為千片!」然後觀音大士又繼續度苦事業。隔了一段不可思量的長時間後,他又再觀視六道苦海,發現眾生數目仍未減少,痛苦也絲毫不見減輕。因此,觀世音又再精進的繼續度苦工作。但當他三次觀視而發現自己的工作不如預期,觀世音大士發心度盡眾生痛苦的決心,動搖退減了。由於他以前的大誓願,他的頭即時碎為十塊,身體裂為千片。此時,觀世音的上師阿彌陀佛化現在他面前,以神通力把裂為千片之身,變化成為具足千手千眼的化身,碎為十片的頭,化為十面,有的面露微笑,有的現怒目相,在十面的頂上,再化出一面阿彌陀佛的面容,表示引導加持,這就是觀世音大士,以十一面千手千眼之相,救度眾生的緣起由來。
民間有一種傳說:妙莊國王為紀念斷手盲目的亡女,命工匠雕刻一尊「全手全眼」的觀音像,工匠聽錯了以為是「千手千眼」,因此雕出了一尊千手千眼觀音像,後來也廣為人敬仰。這個傳說,只是民間的以訛傳訛,並不出自正統佛教經典。
在法會中,也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懺,儀軌莊嚴隆重。此懺法為宋朝天台宗知禮法師,依據《大悲心陀羅尼經》所作。是以天台宗教義指導修持的懺儀作法。虔信千手觀音,不僅可以消災得福,將來定可往生西方淨土。
於一連串的「一心頂禮」中,從開始的本師釋迦牟尼世尊,到殿後的闡天台教觀四明尊者、法智大師。
後又問候了:虛空神、江海神、泉源神、河沼神。藥草樹林神、舍宅神、水神、火神、風神、土神、山神、地神、宮殿神等。
這些都顯示了佛教包容之廣,時下講保育生態的人們,大概從來沒料到,佛教早已就尊重生態,禮敬生態了。
(劉學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