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西螺訊】雲林縣西螺農工新建教學大樓結合地方文化,取名「螺陽樓」,還把西螺大橋立體意象嵌於門面,學生透過學習之窗遙望田野景觀,視野極佳同時串連生態網絡,也歡迎社區到此舉辦活動,共享這塊藝文核心。
校長陳聰明指出,鋼架虹橋是西螺人的共同回憶,新建大樓特別讓西螺大橋「入主」校園,賦予學生榮譽感,將於四月十九日校慶當天舉辦落成儀式,歡迎校友回娘家,歡喜「入厝」。
螺陽樓前身為興農樓,三十五年來逐漸老舊,經九二一地震重創後一度列為危樓,校方向教育部中部辦公室申請八千餘萬經費,九十五年底施工。總務主任程俊堅表示,校園要創造快樂學習的場所,建築師李浚熒依此融入在地文化,取西螺古地名「螺陽」;樓面掛上鮮紅鋼架立體意象,營造校園新地標。
除了三十七間新穎設備的教室,螺陽樓還外設連結樓梯,方便學生直達三樓,程俊堅說,三樓主要規畫為社團活動空間,歡迎社區活動延伸到校園來,打造西螺藝文核心。
登上螺陽樓四樓、五樓的觀景台居高臨下,視野很棒,往前可看到高速公路車流和田野風光,向後遙望正港的西螺大橋、濁水溪、溪洲大橋、蔬菜產區、街道和醬油產業等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