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前後天氣濕冷,加上近日寒流來襲,小兒常發生的疾病爆增,使得醫院小兒科及中醫科門診量增加,患兒不外是呼吸消化道感染、過敏性疾病、消化道疾患等。
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小兒五臟六腑及身體結構功能還未完備,生長發育快速;小兒抵抗能力極差,易罹患各種疾病,若處理不當,容易輕症快速轉危;但小兒器官組織再生力強且身體所受污染少,只要及時醫治護理得當很快就康復。
對於近日寒流來襲,中醫處理原則:無邪則扶正、有邪則袪邪。扶正,重點調理小兒體質、增加身體抗寒抗病能力。祛邪,即是祛除外邪(風寒濕邪),阻斷或減輕病邪對小兒的傷害。
專業中醫師會從近日濕冷氣候環境、小兒體質不同、所罹患疾病不同、疾病證候、症狀不同,更會依病程、病勢輕重等,決定治療方式。
對於小兒,家人可以使用「小兒捏脊法」為其預防或給予輔助治療,解說如下:
一、中醫理論依據:背部穴位透過經絡與內臟相通,故捏拿脊柱兩排穴位,能調理整體經絡與臟腑的功能,進而提高抗病力。
二、動作要領:小兒趴著,露出背部(建議先用電暖器將室內溫度提高至宜人程度),大人用雙手拇指腹與食指中節橈側,雙手各在小兒脊椎兩邊皮膚表面,由臀部往頭部方向,左右手交替捏拿捻動,至脖子與肩膀交接處停止,再沿脊柱兩側捏過之處往下梳抹。一日可作三至五次。
三、手法要領:手指靈巧、手法輕柔、力道均勻、動作連貫。
四、功效:調和陰陽氣血、調理臟腑提高臟腑功能、疏通經絡、扶正祛邪、消積導滯。
故捏脊可以增強小兒整體功能,進而達到治療疾病、預防保健的目的。
近日保健重點,除一家大小勤用溫水洗手、注意保暖、熟食熱食、餐間適度飲溫水、充分休息等。
另外,建議臥房可以除了睡覺外,整日使用除濕機除濕,並正確小心使用電暖器,將臥房溫濕度,調到舒服的程度。
扶正祛寒部分,較常使用桂枝湯、黃耆建中湯、大建中湯、小建中湯、理中湯等。去除寒濕中藥,可依病情使用蒼朮、紫蘇葉、白豆蔻、厚朴、草果、砂仁等藥。用藥最好找信任的中醫師開立,才能吃對藥不傷身而祛病。
(作者為中醫學碩士、壢新醫院中醫科主任陳威達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