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國「國際收支帳」出現近十年來首次的逆差,雖然逆差總額僅新台幣一千三百億元左右,但金融帳單一項目就淨流出將近四百億美元,換算台幣為一兆兩千多億元,在台灣民眾螞蟻搬象下,使得台灣一年流失台積電營業額四倍之多的資金,政府必須重視資金嚴重外移的情況。
綜觀台灣資金流失的原因,不外乎內需市場不振、政治干預經濟、股市表現不佳,及「最低稅負制」明顯對有錢階級不利,導致資金加速流往經濟自由度、成長度和透明度都比台灣高的國家與地區。
值得警惕的是,最近外資熱錢又回復流入台灣,使新台幣在短時間內大幅度升值,速率高居亞洲貨幣之冠,表面上似乎是外資對台灣的經濟深具信心,但實際上外資只是過客,熱錢目的只是炒作匯率,結果中央銀行卻是幾近放任地讓新台幣升值,外資更是食髓知味,大吃新台幣升值的豆腐。
但外資熱中炒作新台幣,一般民眾和企業卻不停地將資金外流,不難看出民眾對台灣經濟前景還是有疑慮。
央行採取手段控制新台幣匯率,都必須考量全民的利益和國家的風險,過與不及都將產生可怕的後遺症,如果外資炒作新台幣的熱潮一過,資金勢必再次大批流出,新台幣將急速貶值,加上民間資金有去無回,台灣的國力和競爭力將令人擔憂。
央行應該及早妥為因應,而不是一味愚民,或為了配合執政者的意思,放任外資在股、匯市兩頭賺飽後獲利了結,由全民承擔虧損。
白明(台北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