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牙,是在被拔掉牙齒的齒槽骨內,放入一支鈦金屬支柱,待支柱與齒骨密合後,再置上琺瑯質的牙齒。基本上,植牙可以單顆進行,亦可整排以6至8根支柱撐住一排14顆牙。此外,不管是剛拔掉牙或已拔牙數十年的牙骨床,都可以進行植牙。
八十多歲的畫荷大師張杰,最近藉由微創植牙手術,在短時間內找回牙齒的第二春,從此可以隨心所欲品嘗美食佳餚,不必再「吃軟飯」了。一時間,很多人紛紛對「植牙」產生好奇心,但又對植牙驚人的費用卻步。
曾有人說:「植牙是有錢人的福利!」原因是:植牙只是眾多牙齒復形治療方式中的一種,但所費不貲,平均種一顆牙需8至12萬元的費用,似乎只有「好←人」才有辦法負擔得起,究竟人工植牙優缺點為何?為什麼近年植牙醫院如雨後春筍般成立?
植牙好處多 費用不便宜
牙醫師李德孚說,人工植牙已漸漸取代傳統的牙橋和活動假牙,成為缺牙重建的牙科新顯學了。而植牙的發展,也從早期著重鈦金屬植體與牙床間的骨整合作用,演進到現今關注假牙贗復的實用性與美觀性了。
德美牙醫診所江薰正醫師指出,如果不考慮金錢負擔,客觀評比各種牙齒復形方式,植牙的確是第一首選,原因是:植牙最不破壞原有牙齒,且復形後不但能鞏固整排牙槽骨肉的健康,假牙也最接近自然齒的功能。
一般而言,只要植牙者勤於清潔,每半年回診保養(清洗、照X光檢查)一次,幾乎用一輩子都不成問題。江薰正的一些患者已植牙十多年,至今仍保持最佳狀態,而且牙肉牙骨也不隨年齡萎縮,臉形維持緊繃,患者都很滿意。
口腔條件佳 成功機率高
曾取得美國國家註冊假牙及植牙專科醫師資格的江薰正指出,目前台灣具備十年以上植牙經驗的醫師,能力幾可達到國際一流水準,少數失敗的案例,除了醫師的經驗外,植牙者本身的條件及生活習慣,也會影響成功機率。
植牙者本身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包括:牙骨未過度萎縮塌陷、足夠豐厚的牙肉且為含膠原蛋白的角化牙齦層等,若能再加上醫療方面的配合,便可提高植牙成功的機率。「事實上,能否成功植好人工牙根,就已決定植牙成功與否了!」
江薰正說,人工牙根上的假牙要看起來自然,就像房子要蓋得正,首先就要地基打得穩,上面的房子才能蓋得正,除了考慮牙床骨的厚薄、深淺,將植體植種得不偏不倚,醫師還要憑經驗預估整合牢固後的植體,是否可延伸出適當的角度,以便銜接做出自然美觀的牙齒,達到最佳的咬合力。
失敗多因細菌感染
植牙會失敗,除醫師的經驗不足外,也有不少是細菌感染造成齒骨整合遭到破壞,導致植牙鬆脫。
可能有人會問:牙齒都拔掉了,怎麼還有細菌?原來,遭細菌感染破壞的牙根,即使被拔離牙床,仍會有一部分的菌種殘留,特別是厭氧菌在缺氧的骨頭生存得更好。當植體植入沾染到這些菌群後,乾淨的鈦金屬表層成為細菌寄住的所在,受汙染的植體無法與周遭的牙骨整合,植牙失敗機率大增!
此外,有些植牙者未依醫師指示保持口腔衛生,也容易在植牙根部產生細菌或造成牙肉發炎,影響植牙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