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鳥世界大探索》鳥喙大不同 林英典/文‧攝影 |2008.02.22 語音朗讀 452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鳥類的覓食對象千變萬化,而鳥以喙來取食,其喙的形狀也具多樣性,這是鳥類長期以來進化的結果。鳥類一定得要以喙的形、態、樣及功能來適應牠的覓食對象,各種鳥類的基本形體區別不大,但是其喙的形狀在各鳥種間可就有很大的不同。(圖1)食蟲鳥的喙多數尖且細長,能於枝幹、枝葉間或地上的枯葉堆中啄找昆蟲吃;而食穀鳥的喙則多為粗短、且具圓錐狀(有如老虎鉗一般,咬力強勁),可咬開堅硬的果核,穀物、或種子之類,又常於地上取食,具有其方便性。另外於空中捕食飛蟲的鳥類,則其喙的形狀居多平扁且寬闊,有些鳥類之喙邊尚有觸覺敏銳的嘴鬚,交織成一個很實用的「捕蟲網」,以利於牠們在空中捕蟲,這種鳥群中有夜鷹、及黑枕藍鶴等。(圖2)燕科及雨燕科的鳥類其喙形雖扁而寬,且無嘴鬚可構成「捕蟲網」,但無礙牠們在空中捕食飛蟲的能力;因為燕類具有高速飛行以及敏捷的翻飛、轉變之技巧,迫使飛蟲逃脫不及。至於食肉性的鳥類其喙粗壯,尖端銳利且夠曲,利於叼住、咬取、撕開獵物,使得牠們的食物包含哺乳類、爬蟲類、兩棲爬蟲、魚類甚至於昆蟲或小型鳥類等,範圍寬廣;還有常於樹幹上敲鑿取出木幹內昆蟲為食的啄木鳥,其喙尖除了銳利之外更是堅硬無比。 (圖3)而棲息於海岸、湖泊、濕地的鳥類,主要的覓食對象為魚及水生昆蟲、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牠們的喙則進化到大且長,或細,或扁,完全能適應這種生態區域的生活所需,例如涉禽的鷺科、鸛科、朱鷺科、鷸科……等,而這些鳥類亦會應用其敏銳的觸覺來分辨獵物,如混水摸魚的黑面琵鷺,常於混濁的水域裡覓食,主要是靠那大又長且扁平的喙於水中不停的左、右快速揮動來碰觸魚體,若魚體不小心被黑面琵鷺的大喙碰觸上,魚兒會有立即的「彈抖」動作,但想逃已來不及了,因黑面琵鷺的反應動作可是超敏捷的哦!至於喙形細、長的鷸科,常運用其喙深插入泥沼中去觸探底棲生物,牠的喙敏感性亦是超強,如田鷸那長長的喙插入泥沼中便可感受到泥沼下無脊椎、軟體動物的蠕動,而加以捕食,這可是牠們的覓食利器!具有濾嘴功能的喙便是雁鴨科的鳥類了。這些雁鴨科的鴨子成天浮游於水面、岸邊,或是泥沼池時,牠們不斷張合的喙,便是在過濾浮游生物或小魚、小蝦,以進入到牠們的腹中。所以各種鳥類因其棲息環境的不同,覓食對象的不同,其喙的型態、樣式、功能也均有所不同,鳥類在這方面可是適得所需。 (圖4)圖說:{1}冠羽畫眉的嘴型適合覓食花蜜、果子或小昆蟲。{2}鵂鶹的嘴型適合吞下整隻小老鼠或小鳥。{3}花嘴鴉是濾食水面浮游生物及泥灘裡的小生物。{4}蜂鳥的嘴型細長,最適吸食花蜜。 前一篇文章 《閒章集》戊子 下一篇文章 《寫作小撇步》天下文章一大抄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植物禪】庭園有佛祖 【異國風情】舊金山的另一種懷舊風情【人間植物禪】 花在生活中【異國風情】 大索爾親身體會更能感受的美【人間植物禪】生死循環【異國風情】西藏之美美在濃厚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