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觀園》中國野史與筆記

吳寶章 |2008.02.21
884觀看次
字級

中國的野史、筆記,是文化遺產中值得認真發掘的寶庫。魯迅先生認為有的野史比正史還可靠。因為野史作者「究竟不必太擺史官的架子。」

野史和雜記自然也免不了有訛傳,挾恩怨,但為了補充正史之不足,糾正正史之缺失,需要從各種野史、雜記、文集、詞曲中去搜尋珍貴史料。謝國楨先生在《明清筆記論叢》的前記中講到:散文筆記,自漢魏以來已有這種體裁,至唐宋而達到極盛。有正史之所未曾記載的事實,極有史料上的價值。雖然這些作品多出於封建士大夫之手,可是較之官修正史,還更多地揭露了社會矛盾,反映了一些人民群眾的思想要求。

中國古代的上千種筆記資料,內容十分豐富,諸如天文地理、社會政治、遺聞逸事、詩文評論乃至談狐說鬼、神話笑林,名目繁多,無奇不有。

根據歷代研究筆記小說的成果,歷代筆記大略分為三類:

一是小說故事類,從東晉干寶的《搜神記》、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到清代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

二是歷史瑣聞類,從晉《西京雜記》、唐《隋唐嘉話》,到清《池北偶談》等。

三是考據辯證類,主要是一些讀書隨筆、札記,從晉雀豹《古今注》、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宋沈括《夢溪筆談》,到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等。

每一類筆記的介紹都照顧到時代特點,有點有面,既介紹了各類筆記的概況、演變、特點,也介紹了其中著名的代表作的作者、內容、優劣得失,確是條理清楚,脈絡分明,提綱挈類,要而不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