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戰爭簡史
攻擊方:大吃大喝懶得運動,開始變胖
防守方:節食、運動,開始減肥
圖/BOB
只要有心,人人可以是食神;只要不小心,人人可能成為胖虎……
圖/樹下繪本
文/施奇廷
只要有心,人人可以是食神;只要不小心,人人可能成為胖虎……
尤其是在前不久「人人餵我、我餵人人」的過年期間,從尾牙開始、除夕、過年、回娘家,一路吃飽睡、睡飽吃的各位;對,我說的就是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
世界上最殘酷的事,莫過於一分耕耘,卻得不到半分收穫,尤其是「減肥」這件事。即使是嚴以律己,嚴厲控制飲食並且努力運動的減肥者,在體重如願下降一小段之後,很容易就會碰上撞牆期,只要稍有不慎,體重就會迅速回升,可謂「肉來如山倒、肉去如抽絲」,實在令人沮喪。
為什麼增胖這麼容易,而減肥這麼難呢?原因來自我們身體長久以來,演化出來的「自我防衛機制」。
進食、代謝 影響胖瘦
對於任何動物而言,透過「吃」獲得維生能源,乃是頭等大事,往往每天費盡千辛萬苦,才能勉強獲得一日所需,古時候的人類也是如此。所以當運氣好逮到大型獵物時所取得的「超過維生所需」的能量,就會存起來以後慢慢用,於是就變胖了。
但是當環境、運氣都不好,進食量不足以維持生命與活動消耗所需時,我們的身體就會降低代謝速率,在消耗更少的熱量的狀況下,仍能生存下去。
瘦體激素 減肥關鍵
古代人「環境不好、攝取減少、消耗增加」的狀況,不就跟現在減肥之人所面對的情境一模一樣嗎?
由於生物的演化速度很慢,但是社會文明演化的速度很快,不過是工業革命後這幾百年的時間。
世界各地包括台灣在內的許多地區,已經從「糧食普遍不足」的社會,變成「糧食普遍過剩」的社會了。但是我們的生物系統卻沒有跟上,它們會在「減肥的人」體內敲響「能量攝取不足!入不敷出!」的警告,然後啟動「降低代謝率」的機制,讓減肥「大業」受到阻礙。
不過科學家也不是省油的燈,1994年發現了對抗這個防衛機制的武器,其名為「瘦體素」(leptin,又名瘦蛋白),它是體內的一種賀爾蒙,會刺激大腦產生飽足感而降低食欲,並且會降低脂肪細胞的脂肪儲存。
瘦體素除了身體可以自行合成外,現在市面上也有不少相關的健康食品,大發利市。
嚴格說起來,瘦體素並沒有打破這個防衛機制,而是進一步控制食欲與脂肪的合成,可以說是一種「冷戰軍備競賽」的概念。
特定酵素 妨礙變瘦
但是瘦體素也有其極限,陷入肥胖循環的人,身體為了抑制繼續胖下去,會持續分泌瘦體素,久了以後人體對瘦體素的反應會鈍化,讓效果大打折扣,這是神經系統適應環境的特性,跟「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一樣。
美國密西根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團隊,亦加入了這場「肥瘦大戰軍備競賽」,並且發現了新武器。
研究者採用「地圖兵器」的作戰,在老鼠身上做實驗,把細胞內所有會跟瘦體素作用的蛋白質全部列表出來,並一一用藥物阻斷這些蛋白質的作用。最終果然找到了讓瘦體素「鈍化」的元凶:「組蛋白脫乙醯酶」(HDAC6);若是利用某種HDAC抑制劑來餵食老鼠,就可以阻止HDAC6讓瘦體素鈍化,結果讓可以讓過度肥胖的老鼠在數周內,體重減少25%。
更讚的是,解剖了減重成功的老鼠之後(阿彌陀佛),發現減少的部分都是脂肪,肌肉並沒有減少。
神奇減肥藥要來了嗎?
「自然演化出來的防衛系統」,會不會啟動下一輪的「抗減肥機制」,讓我們拭目以待。這個研究發表於2022年1月17日的《Nature Metabolism》(自然代謝)期刊。
本文摘自「超中二物理宅的科學雜記」
減肥戰爭簡史
攻擊方:大吃大喝懶得運動,開始變胖
防守方:節食、運動,開始減肥
攻擊方:啟動逆境防衛機制,降低身體代謝率,阻礙減肥
防守方:肥胖刺激瘦體素分泌,降低食欲減少脂肪堆積,推動減肥
攻擊方:派出HDAC6讓瘦體素鈍化,再次阻礙減肥
防守方:以抑制劑阻斷HDAC6,保持瘦體素活化,再次啟動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