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睭茫、目睭霧,你累了嗎?不用蠻牛、也不用「阿桐伯明目地黃丸」,有超簡單的方法,也能讓你的眼睛恢復活力。圖/樹下繪本
目睭茫、目睭霧,你累了嗎?不用蠻牛、也不用「阿桐伯明目地黃丸」,有超簡單的方法,也能讓你的眼睛恢復活力。圖/樹下繪本
文/施奇廷
目睭茫、目睭霧,你累了嗎?不用蠻牛、也不用「阿桐伯明目地黃丸」,有超簡單的方法,也能讓你的眼睛恢復活力。
用紅光對眼睛進行「無線充電」!
根據研究發現,每個禮拜找一個早上,用深紅色LED*的光照3分鐘眼睛就好。
紅色波長 提高辨色
倫敦大學眼科學研究所的杰夫里(Glen Jeffery)教授研究團隊發現,用波長670奈米(nm)的深紅色光,在上午8:00~9:00之間照射眼睛3分鐘,可以提高受試者的「辨色力」達17%;對於年紀較大的族群,效果可以達20%以上,而且效力可以持續長達一周。
這裡的分數是測試對於顏色辨識的靈敏度下限(也就是顏色接近到什麼程度還分得出來)所得到的數值。測試的顏色變化有兩個方向:從紅色漸變到綠色以及從藍色漸變到黃色;此數值下限愈低,表示即使顏色很接近,你還是分辨得出來,辨色力也就愈好。
粒線體DNA 母系遺傳
參與這個研究的受試者有20人,年齡從34~70歲,都沒有眼睛方面的疾病。為何這個簡單的動作,會有顯著的效果呢?原因在於是網膜的「粒線體」。
粒線體一向被稱為「細胞的發電廠」,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把葡萄糖跟氧結合,釋放出能量並合成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腺苷三磷酸,作為細胞內能量傳遞的「通用貨幣」)的地方。特別的是,粒線體雖然是細胞裡的一個「胞器」,卻擁有自己的DNA遺傳密碼,而且粒線體的DNA是純粹的「母系遺傳」,只來自母親,所以可靠粒線體DNA追溯母親、外婆、外曾祖母……一路上去的母系血緣。
感光細胞 粒線體多
在視網膜中的感光細胞,將光訊號轉換成神經電訊號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在這類細胞內部有大量的粒線體。隨著年齡變大,細胞內的ATP數量會逐漸降低,感光細胞的ATP衰退尤其嚴重,到老年時會衰退達70%。
ATP的減少代表粒線體的功能衰退,而先前的研究顯示,波長650~900奈米之間的光,可以活化粒線體,提高它們的「工作效率」,也因此部分恢復了感光細胞的功能。這個過程,就好像用紅光對感光細胞粒線體「無線充電」,恢復其活性。紅光照射的功率相當低,大約是太陽光強度的1/17。
近視、老花 無法受惠
由於原理簡單,功率不高也沒有安全性的問題,目前杰夫里正在研製價廉,而且容易使用的家用治療儀器。相對於一些現有類似的視力治療機器要價大約兩萬美元,應該有更多「辨色力衰退」患者可以受惠。可惜這種簡單的方法無法改善近視跟老花。
不過要注意的是,想用這個方法改善辨色力,一定要在上午進行──研究人員發現,在12:00~13:00之間照射,受試者的辨色力就完全沒有改善了。
此研究結果發表在2021年11月24日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編註:請同學們注意,是LED不是雷射!用雷射照眼睛會瞎掉,好孩子千萬別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