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在一切佛法 行在禪淨共修 |2022.03.01 語音朗讀 1174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文 / 曉福佛教徒要如何修行?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云:「解在一切佛法,行在禪淨共修。」星雲大師表示,淨土法門以念佛為主,不論上中下根,皆能修持,而且不論何時何地,任何行業、身分,只要有心,皆可念佛。此與禪門行者,無論山林水邊、茅蓬之處,只要雙腿一盤,就可參禪,同為簡便易行之道。因此,歷來參禪與念佛便成為深入民間,普遍盛行的修行法門。空拍機拍下2021年佛光山禪淨共修獻燈法會全景圖,從白天到晚上,如同法輪常轉,晝夜六時皆吉祥。圖/趙啟超、莊佳穎參禪與念佛 簡便易行道星雲大師強調,念佛,是修養心性的一種妙法;打坐、修觀亦是澄淨思慮的最好方法。信仰佛教,不可看做百寶靈丹,一般人無理要求、以為一有信仰,就沒有痛苦。其實,煩惱痛苦、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然現象。只是,有了信仰,有了修行以後,身心力量加強了,可以無懼於生老病死之苦。因此,解在一切佛法、行在禪淨共修,也是他對修行者的期望。圖/資料照片貪瞋痴永盡 離生死煩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指出,佛法修持法門眾多,但以禪、淨為主要修行項目,透過修行,可以增加福德智慧,減低貪瞋痴煩惱,如此身心就能自在歡喜,所謂「貪瞋痴永盡」,就可以出離生死煩惱,常住法喜、快樂。心保和尚表示,在《維摩詰經.佛國品》裡,佛陀告訴寶積菩薩:「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大家都希望世界祥和美好,但之前還是要回歸內心,心淨就是沒有煩惱,心中沒有種種障礙,就像佛國淨土一樣。「若煩惱不除,淨土也不知在哪裡」,因此懺悔發願,就是要去除貪瞋痴煩惱、發菩提心,所謂「為菩提道,求生淨土」,期勉大眾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佛光山二○二一年禪淨共修獻燈線上祈福法會,無人機隊在空中排成星雲大師合十圖,象徵出家八十三年合掌人生。圖/人間社記者趙啟超、莊佳穎禪淨法語※禪,啟發了凡人的內在,觀人、觀事、觀物、觀境、觀理、觀心都要自在。所謂觀自在菩薩,能「觀自在」,就能度一切苦厄。──星雲大師〈對禪堂禪學僧開示〉※學「禪」,先要學慚愧,自知慚愧才有禪心; 修「淨」,首須修恭敬,能恭敬人才有淨土。 ──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能夠「安住佛國」,是時「眾苦不侵稱極樂」; 能夠「遠離輪迴」,是時「自性彌陀是吾家」; 能夠「淨念相續」,是時「六根坐斷蓮台現」;能夠「圓成佛果」,是時「西方淨土隨心生」。 ──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而隨他去。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宋永明延壽大師禪淨共修祈福法會邀請大眾共同為地球點一盞燈、為疫情、天災、戰亂所籠罩的陰霾中,帶來一片光明。圖/資料照片線上共修者 如親臨法會佛光山寺主辦、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承辦的「佛光山2022年禪淨共修獻燈線上祈福法會」將於台灣時間3月5、6日下午4時登場,讓全球同步線上共修。線上共修者,必須搭著海青縵衣或整齊服裝,猶如親臨法會現場,以示隆重莊嚴。 法會當天直播連結3/5 場次https://youtu.be/zZmhrlavk_03/6 場次 https://youtu.be/Wu6ahdLmmNw 前一篇文章 展望會警告:戰爭使脆弱兒童陷入重大危機 下一篇文章 全國首位身障社工員 打拼至新北社會局副局長今榮退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追光者2025.09.0803【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4【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5【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06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7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8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⑳2025.09.07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12025.09.0910西來寺菩提盃競賽 英文共修社群增長智慧2025.09.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總統:對等尊嚴 台願與陸交流總統:在野修財劃法 鑄大錯16縣市爭補助款 盼比修法前多柯文哲交保 北檢抗告狀今送高院第4艘千噸級 海巡署花蓮艦成軍國光臨時站拆除 擬闢建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