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在一切佛法 行在禪淨共修 |2022.03.01 語音朗讀 1197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文 / 曉福佛教徒要如何修行?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云:「解在一切佛法,行在禪淨共修。」星雲大師表示,淨土法門以念佛為主,不論上中下根,皆能修持,而且不論何時何地,任何行業、身分,只要有心,皆可念佛。此與禪門行者,無論山林水邊、茅蓬之處,只要雙腿一盤,就可參禪,同為簡便易行之道。因此,歷來參禪與念佛便成為深入民間,普遍盛行的修行法門。空拍機拍下2021年佛光山禪淨共修獻燈法會全景圖,從白天到晚上,如同法輪常轉,晝夜六時皆吉祥。圖/趙啟超、莊佳穎參禪與念佛 簡便易行道星雲大師強調,念佛,是修養心性的一種妙法;打坐、修觀亦是澄淨思慮的最好方法。信仰佛教,不可看做百寶靈丹,一般人無理要求、以為一有信仰,就沒有痛苦。其實,煩惱痛苦、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然現象。只是,有了信仰,有了修行以後,身心力量加強了,可以無懼於生老病死之苦。因此,解在一切佛法、行在禪淨共修,也是他對修行者的期望。圖/資料照片貪瞋痴永盡 離生死煩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指出,佛法修持法門眾多,但以禪、淨為主要修行項目,透過修行,可以增加福德智慧,減低貪瞋痴煩惱,如此身心就能自在歡喜,所謂「貪瞋痴永盡」,就可以出離生死煩惱,常住法喜、快樂。心保和尚表示,在《維摩詰經.佛國品》裡,佛陀告訴寶積菩薩:「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大家都希望世界祥和美好,但之前還是要回歸內心,心淨就是沒有煩惱,心中沒有種種障礙,就像佛國淨土一樣。「若煩惱不除,淨土也不知在哪裡」,因此懺悔發願,就是要去除貪瞋痴煩惱、發菩提心,所謂「為菩提道,求生淨土」,期勉大眾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佛光山二○二一年禪淨共修獻燈線上祈福法會,無人機隊在空中排成星雲大師合十圖,象徵出家八十三年合掌人生。圖/人間社記者趙啟超、莊佳穎禪淨法語※禪,啟發了凡人的內在,觀人、觀事、觀物、觀境、觀理、觀心都要自在。所謂觀自在菩薩,能「觀自在」,就能度一切苦厄。──星雲大師〈對禪堂禪學僧開示〉※學「禪」,先要學慚愧,自知慚愧才有禪心; 修「淨」,首須修恭敬,能恭敬人才有淨土。 ──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能夠「安住佛國」,是時「眾苦不侵稱極樂」; 能夠「遠離輪迴」,是時「自性彌陀是吾家」; 能夠「淨念相續」,是時「六根坐斷蓮台現」;能夠「圓成佛果」,是時「西方淨土隨心生」。 ──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而隨他去。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宋永明延壽大師禪淨共修祈福法會邀請大眾共同為地球點一盞燈、為疫情、天災、戰亂所籠罩的陰霾中,帶來一片光明。圖/資料照片線上共修者 如親臨法會佛光山寺主辦、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承辦的「佛光山2022年禪淨共修獻燈線上祈福法會」將於台灣時間3月5、6日下午4時登場,讓全球同步線上共修。線上共修者,必須搭著海青縵衣或整齊服裝,猶如親臨法會現場,以示隆重莊嚴。 法會當天直播連結3/5 場次https://youtu.be/zZmhrlavk_03/6 場次 https://youtu.be/Wu6ahdLmmNw 前一篇文章 展望會警告:戰爭使脆弱兒童陷入重大危機 下一篇文章 全國首位身障社工員 打拼至新北社會局副局長今榮退 熱門新聞 01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2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3佛光佈教師、友愛服務隊 精進行佛2025.11.0604《365日》贈嘉義香湖國際大飯店 佛光人結書香善緣2025.11.0605【生活快門】 喜見採茶女2025.11.0606水星室內樂團表演 中美寺傳遞愛與和平2025.11.0607日中文化藝術季 大阪佛光合唱團獻唱2025.11.0608【牽手一生】 最深的愛是 我陪你2025.11.0609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2025.11.0710再闖WTA年終賽 謝淑薇力拚第2冠2025.11.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通霄電廠閃鳳凰 大煙囪「放倒」台近7成員工薪資 低於平均訪歐返台 蕭美琴:處境艱難不退縮魏哲家:黃仁勳來要更多晶片興達電廠 應變演練澎湖馬祖包機 空中交通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