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據時代,日本人有計畫的治理台灣,也將日本的文化、科學與制度帶進台灣。當時台灣各地,大小鄉鎮建設了許多神社。神社是日本的宗教設施建築,除了信仰神祇,還有祭祀皇室祖先和義士的功能,但是在台灣的神社,則是以祭拜神道、神靈為主要目的。圖/黃逸稜
文/黃逸稜
日據時代,日本人有計畫的治理台灣,也將日本的文化、科學與制度帶進台灣。當時台灣各地,大小鄉鎮建設了許多神社。神社是日本的宗教設施建築,除了信仰神祇,還有祭祀皇室祖先和義士的功能,但是在台灣的神社,則是以祭拜神道、神靈為主要目的。
現在,台灣各地仍然可見當時保留下來的日本神社,而嘉義公園裡的原嘉義神社,更是一處現存規模不小的神社遺址呢!可惜的是,神社本殿已燒毀,周邊日本書院造型的齋館和社務所,則成為民眾參觀遊憩之地。
神社入口都會有「鳥居」,也就是一座拱門,讓人知道穿過鳥居就是神社的範圍了,每個人都要以恭敬謹慎之心,進入神的管轄之地。而神社很特別的地方,還有一處讓人洗淨的水池,稱為「手水舍」。原嘉義神社的手水舍是四柱亭造型,中間有八角形的溢水槽。
嘉義神社創建於一九一五年,除神社本殿外,還有較晚建立的附屬館所,齋館和社務所。第一代神社遭白蟻腐蝕,於一九四二年重建,留有當初的基座。後來國民政府改為忠烈祠,但又遭祝融全毀,直到民國八十六年,原址改為射日塔。而旁邊的齋館原是用來齋戒和準備典禮的場所;社務所是神社的辦公室。這兩棟建築在光復後,曾經被當軍醫院使用,現在則成為嘉義市史蹟資料館。民眾除了參觀之外,還可以在濃濃日式氛圍中,坐在榻榻米餐廳享用茶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