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電】一幅幅栩栩如生,在地下沉睡了上千年的魏晉時期墓室壁畫,春節前在中國甘肅省高台縣被發現,為絲綢之路「地下畫廊」考古增添了新內容。
負責魏晉墓葬發掘工作的副研究員吳葒說,在已完成搶救發掘的五座墓葬中,有三座發現了壁畫,有賣肉的、送食的、敲鼓的、對飲的、犁地的、播種的、狩獵的,把一千多年前絲綢之路沿線古代人的生活、生產場景全面地展現了出來。
在上世紀以來的考古中,已發現了甘肅省河西走廊地區的酒泉、嘉峪關、敦煌等地很多墓室壁畫。這些壁畫,大多為魏晉時期的作品,他們色彩絢麗,內容豐富,與絲綢之路地上的石窟壁畫長廊上下呼應,形成了一個規模宏大的「地下畫廊」。
吳葒介紹,此次高臺縣搶救發掘的墓葬,都是土洞墓,壁畫被直接繪在了墓室四壁的黃土表面,這與以往發現的直接繪在或刻在磚上的魏晉壁畫墓,有所不同。此外,在新發現的壁畫中,出現了多種少數民族形象。
目前,現場考古發掘已經結束,相關研究還在進行當中。吳葒介紹,從高台縣魏晉墓壁畫的發現,為研究絲綢之路沿線的民族風情、喪葬習俗、服飾文化等,提供了寶貴圖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