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玻璃海 藝探海平面底層

 |2022.02.24
1149觀看次
字級
楊將一層層玻璃板壓製成立體型態,創作出讓人感受大海深邃之美的作品。圖╱取自臉書@Ben Young
楊將一層層玻璃板壓製成立體型態,創作出讓人感受大海深邃之美的作品。圖╱取自臉書@Ben Young
楊將一層層玻璃板壓製成立體型態,創作出讓人感受大海深邃之美的作品。圖╱取自臉書@Ben Young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紐西蘭藝術家楊(Ben Young)與海洋有著深厚的聯繫,他將玻璃和混凝土結合在一起,將一層一層的玻璃板壓製成立體型態,以重現海洋的微妙波浪,創作出讓人感受大海深邃之美的作品,同時使用極簡主義美學來詮釋他選擇的主題。

楊在豐盛灣(Bay of Plenty)長大,當了八年造船技師,後來轉為玻璃雕塑家。在過去十五年,他使用藍綠色玻璃、混凝土和黃銅塊,傳達廣闊的海洋和相關元素。

楊創作流程的每一步都用手工完成,並從草圖階段開始。然後,他手工切割浮法玻璃板並將其逐層壓成最終形式,以這種方式工作可能是一個挑戰。

8年造船經驗

助他解決問題

「我先製作平面形狀,並且必須弄清楚如何將其轉化為3D成品」,他解釋說:「有時起初的創意會發生巨大變化,因為我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分層玻璃,以創建某些形狀。」最終結果總是引人注目,擁有紋理之間的美麗相互作用;玻璃的光滑度與混凝土的粗糙表面相映成趣。

楊在藝術方面是自學的,他提到:「在從事藝術之前,我是一名造船者,在這個行業工作八年,所以我覺得學到的造船技能,對我的創作幫助很大,能夠解決問題並跳出框框思考,如何使我的工作和測試有什麼可行性。」

網路是楊最大的資源,當他遇到一些需要知道的事情,YouTube有一些很棒的影片教程。他研究很多不同的領域,而不僅為了藝術的靈感和想法。

開拓作品主題

探索氣候話題

楊強調:「在海灣長大讓我極熱愛自然,對大海更是如此。它對我生活的各個層面都產生重大影響。話雖如此,我的靈感來自世界各地沿海景觀,我喜歡展示它們的廣闊性和表面下的奧祕。」人們對楊歷來的作品感到驚嘆,通常,他的玻璃雕塑包括金屬人物,或其他象徵大海的小物件,如船或棕櫚樹。但隨著持續發展他的作品集,雕塑開始進入超凡脫俗的領域。

楊提到:「我有些新想法正醞釀中,現在有更多的粉絲追隨,我想進一步探索一些話題,氣候就是其中之一,也希望鼓勵大家的積極性,而不是媒體喜歡的負面話題,裡頭有太多的恨。」

混凝土點綴著玻璃,未開發的土地感覺與楊的整體創作一致,隨著他探索新想法,並使視覺效果更加完美,我們似乎離海洋更近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