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頭有點閒錢,就想小錢變大錢,這是人之常情,但投資後,也為生活帶來許多驚疑不定,如何是好?
其實理財規畫是從檢視投資人短中長期生活需要出發,將個人或家庭的生活需求對照財富規模來加以試算,看看財富是否能支應生活所需。如果財富規模不足以支應自己的生活所需,第一步補救辦法就是節流,所有合理的節流辦法之後如果還有不足才是開源。
企圖以集中投資風險換取高報酬的作法是嚴重的錯誤示範,投資人在清楚設定生活需求目標之後,在建構穩健安全、可以長遠投資的理財架構時,必須要具備的條件就是QVDT(品質、價值、分散及長時間持有),因為唯有QVDT才能有效解決市場短期的不確定性。
在累積財富強烈需求驅動下,選擇集中投資高風險的作法,其敗筆就在於這樣做了之後還是不知道自己的財富是否足夠支應自己的生活需求,而更讓人忐忑不安的是企圖仰賴高風險投資積累財富的作法,無異於是高空走鋼索而不用安全網,風險與報酬率的關係是不對稱的。
目前全球金融市場在美國次級房貸衝擊下震盪激烈,許多不認識理財規劃本質,不知道理財必須借重QVDT建立核心資產部位的投資人,目前都汲汲營營於尋找暫時存放剩餘資金的淨土,心中自然難以得到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