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工畫家洪瑞麟個展3/19登場 大稻埕時期畫作今搶先曝光

曹麗蕙 |2022.02.22
1363觀看次
字級
洪瑞麟1934年油彩作品〈朝妝〉,私人收藏。圖/私人藏家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素有「礦工畫家」美譽的洪瑞麟,作品一直是台灣美術史上描繪勞動者生活面貌的代表象徵,今年適逢洪瑞麟110歲誕辰,台北市立美術館以洪瑞麟的長子洪鈞雄所捐贈的藏品為基礎,將於3月19日至7月31日籌辦「掘光而行:洪瑞麟」大型個展,並在今(22)天其農曆生日當天,搶先曝光大稻埕時期〈朝妝〉、〈米開朗基羅素描摹寫〉、〈大稻埕民家〉、〈帆船〉等亮點作品。

洪瑞麟1912年出生於台北獅館巷(今涼州街),自小成長在百年前繁華的大稻埕,父親洪鶴汀具漢文根基,尤擅畫梅,洪瑞麟六歲起常為父親研墨,獲得藝術啟蒙。

北美館表示,元隆茶行老闆娘的姪女丁韻琴與洪瑞麟的弟弟洪瑞雲結成連理,也和洪瑞麟的妹妹洪儷仙友好,洪瑞麟曾入選日本第十二屆春陽會〈朝妝〉,即描繪1934年丁韻琴為坐在有靠背扶手木椅上的洪儷仙梳頭髮的情景,運用幾何線條與單純明亮的色彩組成畫面,人物服飾、家俱形式、陶瓷花台皆有十足的台灣風味,為展覽亮點作品之一。

洪瑞麟1924年作品〈米開朗基羅素描摹寫〉,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台北市立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1920年,洪瑞麟進入六館街的稻江義塾接受基礎教育,私塾中老師吳清海發現洪瑞麟的繪畫天分,訂購日本美術雜誌供他閱讀,也打開其藝術視野與開拓對普羅大眾之關注,展覽其中一件重要捐贈作品〈米開朗基羅素描摹寫〉,背面註記是模寫ミクラレチェロ(米開朗基羅),透過洪瑞麟年僅12歲的臨摹之作,顯現其早慧的繪畫天賦。

洪瑞麟1930年水彩作品〈帆船〉,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台北市立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洪瑞麟曾接受畫家石川欽一郎指導,結識倪蔣懷、陳植棋等前輩,開始西洋畫的訓練,學習石膏像素描與透視法等,也經常在大稻埕、台北近郊與淡水水彩寫生,直接從自然中觀察環境,如這次展出作品〈帆船〉,深受英式水彩畫風影響,引領18歲的洪瑞麟立志成為藝術家,一生堅持初心,追求藝術不懈。

北美館表示,「掘光而行:洪瑞麟」展覽將於3月19日揭開序幕,多件精彩原作、速寫及文獻已逾35年未出現於台灣觀眾面前,展期間也舉辦大稻埕及礦場走讀公眾活動,讓民眾重新認識洪瑞麟。

洪瑞麟1929年水彩作品〈大稻埕民家〉,呂雲麟紀念美術館典藏。圖/呂雲麟紀念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