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研發新陶瓷粉末 有助牙醫根管治療

曾博群 |2022.02.22
519觀看次
字級
元智大學孫安正教授,成為台灣首位研發新陶瓷粉末,有助牙醫根管治療。圖/元智大學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牙髓發炎進行根管治療侵入性手術,治療時間耗時,又會帶給患者許多不適。元智大學化材系教授孫安正,成功研製出齒科活髓治療之覆髓術用生醫陶瓷粉末,成為台灣首位成功案例,替齒科醫用材料領域,奠下未來自給自足的基礎。

孫安正表示,活髓治療其目的是希望盡可能保留牙髓的活性,使牙髓能恢復健康,降低做根管治療(民間俗稱抽神經)的可能性。牙髓組織存在於牙齒內部細長的狹窄空間裡,其末端與牙齒外血管相連而獲取養份,但當牙髓組織因外傷或是蛀牙而暴露於口腔遭到冷熱溫差或細菌攻擊時,將引發牙髓神經的發炎反應,即會感到牙疼。

孫安正說,醫師有了活髓治療這套技術,針對某些較輕微的牙髓炎,可以只要移除發炎部分,得以保留未受感染的牙髓,既可讓醫師省時省力、也可減輕治療痛苦。治療時醫師使用機具器械將包覆在牙髓外的象牙質跟琺瑯質做些許去除後,再將器械深入牙髓組織將發炎的部分袍除,傷口部位必須做材料覆蓋的覆隨保護動作,補上樹脂或是銀粉,就算是完成整個療程。

孫安正表示,目前市面上的活髓治療填充材料有許多種,其中較有效且無毒的就是人造生物陶瓷粉末。人造生物陶瓷粉末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牙髓組織後,會在介面處形成氫氧基磷酸鈣,也就是氫氧基磷灰石,可使活的牙髓細胞誤認為是自己人而親近成長並深入生物陶瓷內部,在介面處形成強的鍵結,不僅有助於牙髓健康的恢復,更能減少根管治療風險,對於患者保留自身牙齒、降低義齒的使用有極大的幫助。

孫安正進一步說明,對齒科醫療蓬勃發展且擁有六千多家高密度齒科醫療機構的台灣而言,卻沒有國人自行開發的人造生物陶瓷粉末,目前在台灣市面上的人造生物陶瓷粉末全都是仰賴國外進口的產品。

孫教授語重心長的說,台灣的材料科技在世界早已佔有一席之地,舉凡鋼鐵、冶金、電子、半導體、薄膜、纖維、塑膠高分子等都有不錯的成績,卻在齒科生物陶瓷這一塊落後,故藉由自身專長,再與醫美診所的醫師群合作,經過二年的研究,成功研製出屬於台灣的齒科活髓治療之覆髓術用生醫陶瓷粉末原型。

孫安正說,目前實驗室研發出表面顏色、硬化時間、機械強度與X光下的分辨率均媲美現有市售材料。該研究已進入動物實驗階段,雖然離真正商品化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但仍是期待團隊的研究成果,能為台灣自有生物陶瓷材料的應用與開發,奠定新的里程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