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如漂流──王偉權雕塑廿週年特展 】自強不息

文/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提供 |2022.02.22
1302觀看次
字級
〈自強不息〉:漂流木,210×90×112cm 圖/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提供
〈國寶〉:銅,47×30×60cm 圖/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提供

文/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提供

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現正展出「如如漂流──王偉權雕塑廿週年特展」,傳遞了作者感恩生活的轉折,逆境裡用真心如如漂流,將大自然與作品融和為一,一真一切真,在樸拙裡遍見圓明,體現永不放棄的生命翻轉。

「番薯不驚入土爛,只求枝葉代代傳」,作者用台灣囡仔的心,巧妙運用台灣在地素材,以環保、自然、簡單為創作元素,愛護地球而不損一草一木。

漂流人和漂流木的默契,一般人或許難懂,但王偉權的話,像是鼓舞自己:漂流只是一時的低谷,並非最終,前路即使蜿蜒凶險,不放棄就有希望。

王偉權成長於鄉野環境,2003年與一顆松果偶然奇遇,開啟了多媒材與漂流木的對話;2019年以銅雕呈現作品,傳承更豐富的藝術饗宴。

他以「因材施教」、「朽木也可雕」的精神,在每一件創作中,藉由演繹紀錄分享,轉化成生命的花火;從漂流木的對話中,探討多元文化、交流互動,期能讓我們一起關心大地,看見美好。

面對當今疫情的衝擊、社會演變和生態平衡,王偉權以漂流木作品來呈現生命的堅忍與價值,拓展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延續新生命,也是他與漂流木之間的承諾、使命與責任。透過作品,呼籲地球只有一個,需要大家共同來愛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