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不息〉:漂流木,210×90×112cm
圖/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提供
〈國寶〉:銅,47×30×60cm
圖/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提供
文/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提供
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現正展出「如如漂流──王偉權雕塑廿週年特展」,傳遞了作者感恩生活的轉折,逆境裡用真心如如漂流,將大自然與作品融和為一,一真一切真,在樸拙裡遍見圓明,體現永不放棄的生命翻轉。
「番薯不驚入土爛,只求枝葉代代傳」,作者用台灣囡仔的心,巧妙運用台灣在地素材,以環保、自然、簡單為創作元素,愛護地球而不損一草一木。
漂流人和漂流木的默契,一般人或許難懂,但王偉權的話,像是鼓舞自己:漂流只是一時的低谷,並非最終,前路即使蜿蜒凶險,不放棄就有希望。
王偉權成長於鄉野環境,2003年與一顆松果偶然奇遇,開啟了多媒材與漂流木的對話;2019年以銅雕呈現作品,傳承更豐富的藝術饗宴。
他以「因材施教」、「朽木也可雕」的精神,在每一件創作中,藉由演繹紀錄分享,轉化成生命的花火;從漂流木的對話中,探討多元文化、交流互動,期能讓我們一起關心大地,看見美好。
面對當今疫情的衝擊、社會演變和生態平衡,王偉權以漂流木作品來呈現生命的堅忍與價值,拓展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延續新生命,也是他與漂流木之間的承諾、使命與責任。透過作品,呼籲地球只有一個,需要大家共同來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