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主計處日前公布一月份物價情況,採用新台幣計價的進口物價都大幅度上揚,包括大宗物資和消費產品的進口貨物價格,年增率達百分之十六點九四,創下近十八年新高,預估今年物價都將受此一趨勢的影響,恐怕是漲多跌少的局面。
更嚴重的警訊是,代表長期物價走勢的「核心物價」,一月份上漲百分之二點七一,不但刷新近九年紀錄,而且已連續四個月超過百分之二的警戒值。
所謂核心物價,是除掉容易波動的蔬菜水果、能源油品兩大類商品後的指數,代表的是物價的長期走勢,以往核心物價只在春節月份才會高於百分之二,如今卻改變慣例,顯示台灣真的存有通貨膨脹的壓力。
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是所有資源是有限的,而人類需求卻是無限的,因此如何分配資源,就得視「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競爭鐵則後的結果而定,所以才會有百分之八十的資源,都是由全世界前百分之二十的經濟強權所享用的「二八理論」。
現今全球穀物和石油不斷飆漲,各國幾乎都在搶這兩項資源,台灣當然也不能例外,結果就是連帶使得國內食品及能源價格持續居高不下。
民眾在過去一年已飽受物價飛漲與荷包縮水之苦,相信就算沒有主計處「事後諸葛」的統計資料,也能感受未來生活壓力勢必更為嚴峻,筆者認為,人民選出來的執政黨政府,有絕對的責任為人民和國家可能遇到的危機,做好一切預防措施,民眾需要的是前瞻的政策和具體的作為,將物價控制在合理範圍內,讓人民安居樂業。
清連(高雄市/業務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