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颽伊加入社大青少年義工 隨父拍攝南台灣溪流污染 另類走春貼近自然
【本報嘉義訊】嘉義市私立東吳高職美容美髮科三年級學生陳颽伊,農曆春節假期與父親陳柏濡背起相機,沿路記錄南台灣的河川、溪谷。她說,走近大河感覺豁達,卻也因溪谷受到嚴重污染心情沉重、遺憾,但不管如何,這是她最有意義的春節。
陳颽伊從國中起就投入嘉義市鐵道藝術村及嘉義農試所的義工行列,對藝術與水土保持情有獨鍾。
三年前父親陳柏濡擔任嘉義市社區大學執行長,她隨父親加入社大「小夜鷹青少年義工團隊」,持續深入觀察台灣,為自己的成長留下記錄。
陳颽伊表示,成為小夜鷹義工團隊成員,就與被稱為「嘉義母親」的八掌溪結緣,對孕育嘉義的八掌溪水文、地質及生態奠基。
隨著知識增長,她覺得不僅八掌溪,台灣每條河川都有精采的解讀空間。走近大河,她有豁達的感覺,但看到溪谷遭受污染,悲情油然而生。
尤其今年農曆春節假期,她與父親一路往南,從曾文溪、二仁溪到楠梓仙溪、高屏溪,還有數十條野溪「走春」,沿路拍了四百多張大河的「寫真」照片,盡管壯麗的河川張張精采,只是卻對河川水泥化、工業污染印象難以抹滅,至於家庭與畜牧廢水的污染陰霾,也讓她揮之不去。
陳颽伊表示,在嘉義縣阿里山鄉的曾文溪上游,令她「驚悚萬分」。
三年前,她站在達邦橋拍攝的照片,隱約可丈量河床與橋面距離,三年後舊地重遊,竟發現達邦橋已快被土石淹沒,雖然新橋正大興土木,相關單位知道未雨綢繆,卻顯現對大自然的反撲無能為力。目睹柔腸寸斷的達邦公路,以及崩塌山巒,她震撼大自然的反撲力量!
當接近黃濁的二仁溪,她更驚覺河川被污染與破壞的嚴重性;楠梓仙溪甲仙段櫛比鱗次的特殊河床景觀,正逐步被掏空。
陳颽伊表示,這趟與河川對話的旅程,是她最豐碩的春節收穫,卻也使她感觸良多,她要大聲呼籲,不要再破壞河川,否則大自然的反撲將源源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