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又到了,以前老是笑自己是過路財神,老公跟我的年終獎金剛兌現就幾乎全部換成紅包送出去。後來年終獎金越來越少,還得另外想辦法。
回想以前每年送出紅包雖然很多,但回收的都到了兩個小孩口袋。兩個鬼靈精從非常小就懂得爭取自己的權益,一包包的大紅包早就在他們一年的花錢計畫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做大人的只好忍痛讓他們達成願望。
然而,我與老公的年終獎金一年不如一年,荷包已大大縮水,包紅包成了我們一個很大的負擔,為了不讓自己跟自己荷包過不去,也不想讓兩個鬼靈精一到過年就成了「小富翁」亂揮霍,老公於是找他的兄弟姐妹們想來個協定「有小孩的互相省了」,沒想到得到很大的迴響,從此,過年大家碰面,不包紅包都能處之泰然。
朋友、同事之間要說出「有小孩的紅包互相省了」的話語似乎不太容易,想來想去,我們為了避開「碰到小孩要不要包紅包」的尷尬問題,現在每年過年一大早我們就採用「電話拜年」代替登門拜年,發現同樣達到了拜年的效果,卻比到人家家裡拜年省事多了,也得到朋友、同事之間很大的迴響,發現不需到處拜年省下很多時間可以跟家人相處,又是另一項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