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人神鼓打造「巫」的村莊 帶觀眾穿梭山林欣賞演出

曹麗蕙 |2022.02.16
1500觀看次
字級
繼2020年《祭天》之後,睽違兩年,優人神鼓即將在4/23、4/24於老泉山山上劇場推出年度創作《諸神之鄉》。圖/優人神鼓提供、陳懷恩攝影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看舞台劇只能定點坐在台前觀賞?優人神鼓可不這麼認為,四月在老泉山山上劇場推出年度創作《諸神之鄉》中,導演劉若瑀就揮別過往觀演模式,依山上空間輪廓、地形,設計成一個古老培養巫覡的特殊村子,打造真實的沉浸式劇場,讓觀眾化身為受邀參賓客,隨著劇情穿梭流動於林蔭間,一同在巫的村莊,參加一場人神合一的婚禮儀式。

為什麼以巫為主題?今(16)在記者會上,藝術總監黃誌群表示,遠古時期「巫」這個角色,在天人合一狀態時,可能會舞蹈、歌唱、擊樂,或是寫文字、畫圖,可謂是人類藝術的發源,然而當代人對「巫」存有迷思,誤會其只是起乩、迷狂、神智不清的狀態。「但巫其實是禮敬天地的角色,像是儀式、閾門的引領者,能讓自然跟人之間,人跟神之間達到無形的調和」。

他說,《諸神之鄉》就是提煉「巫」的精神,雖是遠古角色,仍影響到我們當下,透過儀式,讓自然與人之間、人跟神成為合一狀態。

2019年八月優人神鼓位於木柵的老泉山山上劇場發生火災,劉若瑀坦言:「火災前,團隊就想往外走,出國表演,真的是這把大火,把我們的心燒回來,回到了這個家,才發現老泉山力量很大,而《諸神之鄉》是從老泉山上自己長出來的。」她說,「我們是山和人在共處,多年來從未用人為方式改變山上,拒絕用水泥蓋房子,盡量保留它原始生態樣貌。」

觀眾將能在老泉山的沉浸式劇場中,看到團員戴上面具,化身鳥神、地靈神、風雨雷神、水神、火神等諸神,為人類、地球祈福。圖/優人神鼓提供、陳懷恩攝影

故事描寫在巫的村子裡,將有一場婚禮,觀眾都是受邀來參與的賓客,但這場婚禮並非人的婚禮,而是放下人類我執的天人合一儀式。劉若瑀分享:「觀眾將會分四隊,與表演者一同穿梭山林,一同經歷婚禮的準備、火的淨化、水的滋潤和人神合一的婚禮儀式等。」

她期盼《諸神之鄉》能傳遞由老泉山蘊育而生的安定力量,「《諸神之鄉》的根本核心還是為全世界、台灣祈福」,觀眾將能在這個山林的沉浸式劇場中,看到團員戴上面具,化身鳥神、地靈神、風雨雷神、水神、火神等諸神。

此外,劉若瑀表示,優人神鼓將再次邀請撒奇萊雅族羅法斯祭團共同演出,一起透過擊鼓、古歌謠、鐘磐銅鑼,帶領觀眾與巫者以鼓樂呼應山鳴。

《諸神之鄉》4/23、4/24於老泉山山上劇場演出六場,每場次僅開放200位觀演名額。

今天記者會上,優人神鼓團員戴上面具演出。圖/優人神鼓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