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的故事】系列報導{22}美國 奧運籃球逾百勝

阿達/輯 |2008.02.03
1459觀看次
字級

自從1936年奧運首次舉辦籃球比賽以來,美國主宰了籃球項目的比賽,它們一共取得109場勝利,只嘗過三次敗績。

美國人在1891年發明籃球,到1936年柏林奧運籃球才被列為正式項目,盡管下雨使得那屆奧運比賽場地泥濘濕滑,美國隊仍贏得金牌。此後,美國隊連續稱霸7屆奧運,總共贏了63場勝利。

到了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美國在決賽中以1分之差輸給蘇聯隊。在那場具有爭議的比賽中,美國在比賽結束前1秒鐘還領先1分,卻在最後1秒被蘇聯超前1分逆轉,美國為此拒領銀牌。到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美國籃球再度稱霸,這個情形一直到1988年漢城奧運,美國籃球隊輸給蘇聯,最後蘇聯贏得冠軍。

1989年4月,國際奧委會同意允許職業籃球員參加奧運,結果在1992年巴塞隆那奧運會上,美國籃球隊組成為萬眾矚目的「夢幻球隊」。這支「夢幻球隊」由美國職業籃球賽NBA的明星球員組成,包括「飛人」喬丹、「大鳥」伯德、「魔術」強森、「小胖」巴克利、「郵差」馬龍、「海軍上將」羅賓森與皮朋等紅級一時的超級巨星,當時美國隊教練把這支勁旅形容為「皇帝」。

喬丹曾經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以大學生身份參與比賽奪得冠軍,但後來他因為加入NBA球賽而與1988年漢城奧運無緣。1992年他重返奧運球場,成為「夢幻球隊」的一員,「夢幻球隊」在1992年巴塞羅那場奧運之路勢如破竹,單場沒有叫過一次暫停,最後贏得金牌,每場比分平均超過對手44分。教練戴利說,「未來奧運仍會出現職業球隊,但是我認為不會再出現這樣的無敵組合了。」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最後,巴克利成為得分王,喬丹在決賽中個人獨得22分,那場比賽美國以117:85擊敗克羅埃西亞。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巴克利、羅賓森、皮朋等知名球星仍代表美國出賽。雖然第二代「夢幻球隊」沒有像第一代那麼吸引目光,但仍在比賽中所向無敵,其他隊伍只能淪為爭奪第二名。

到了2000年雪梨奧運情況依舊,美國隊仍然是最強的,但好景不再。在決賽中美國對上立陶宛,只能以85:83險勝兩分奪冠。

到了2004年情況更糟,美國在四強決賽敗給阿根廷,僅以銅牌作收。當時的隊長,七六人隊的艾佛森就說,「有些好球員應該更具備愛國心和熱情,才能投入2008年奧運」馬刺隊總教練波波維奇也說,如果安全問題解決,也許好球員會出賽,但球員們的確需要更多熱情。

阿達/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