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國內油價在國際原油調漲壓力下,價格一直飆升,甚至要謝揆出面「平抑油價」,而最近國際原油每桶已由七十幾美元大幅滑落到五十幾美元,這麼大的跌幅卻不見主管機關主動反映在油價上,這樣對得起消費者嗎?
更離譜的是,在有人追問下,相關人士才回應說已經在計算,也就是說,並沒有確定什麼時候才會調降,這樣的說法是不是緩兵之計?消費者對長期快速調漲、緩慢調降的油價市場,已經不耐煩了,尤其對政府這種虛與委蛇的態度,更是不能接受。
現在經濟部已給予中油有自由調整油價百分之三的權利,但是我們看到的卻是,中油總是在調漲時不斷的使用這個不必經過審查的權力,讓消費者大呼吃不消,然當中油面臨必須調降時卻又躑躅,長期下來不僅傷了消費者荷包,更傷了政府的公信力。
建議經濟部,應該制定一套透明的油價漲跌公式,也就是說以國際原油價格的平均線為準,超出或下降多少,油價就直接調整,然後委由專業單位在一年後進行總體檢,再做一次調整(或不調整),如此民眾或許就不必再因為油價忍受莫名的氣了。
這只是個人的想法,筆者要凸顯的是,經濟部與中油的老大心態才是亟須調整之處,尤其在油品自由化後,民眾卻始終感受不到自由競爭的好處,反而是有一種聯合壟斷的印象,希望政府正視人民這種期待落差,並予以改正。
黃柏霖(高雄市/市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