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即將公布「五年五百億」第二階段審查結果,傳言可能出局的政大,及第二階段初審就沒通過的台師大,陸續有學校高層、老師投書媒體,或邀集歷屆校長、院長等開記者會,呼籲教育部要重視人文社會領域的發展。
這的確值得國人省思。
台灣社會長期偏重理工,漠視人文社會發展,尤其近幾年來,科技成為熱門行業,許多學子趨之若鶩,雖然科技可帶動國家產業進步,也能提供更便利的生活,但如果只存有功利主義、速食文化,和只相信科學證據的理性主義,而缺乏人文素養、文化涵養、社會關懷,也不懂得欣賞文學、藝術,將使社會冰冷、僵化、呆板、冷漠。
此外,台灣教育喜歡塑造「明星學府」,每年都有無數次的「名校排行」,漠視技職體系,現在連師範體系也逐漸被邊緣化,這是嚴重「偏食」的高等教育,嚴重影響均衡發展。
教育是百年大計,需要長期的投入和經營,豈能以一年半載要求速成?星雲大師也說:「不重視歷史的人,不會有歷史觀;一個人若沒有歷史,就等於沒有生命。」如果教育欠缺人文、社會、歷史的反省和關懷,學生充其量只是一個只會勞動,而沒有精神、思想和情感的軀體。
莊明元(高雄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