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之王 杜鵑花開豹鬧春 文/木易 |2022.02.13 語音朗讀 166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母豹很少離開幼崽。圖/木易韃靼斯坦共和國 盾徽 圖/木易北奧塞提亞 國徽 圖/木易雪豹以捕獵岩羊為主食。圖/木易雌雪豹每胎可產2~3隻幼雪豹。圖/木易雪豹眼眸是黃綠色,鼻尖是肉色。圖/木易毛色為黑白斑紋,常在雪地活動。圖/木易哈薩克斯坦首都 阿斯塔納標誌 圖/木易長而粗大的尾巴是雪豹明顯特徵。圖/木易南奧塞提亞 國徽 圖/木易烏茲別克斯坦 撒馬爾罕市標誌 圖/木易哈薩克斯坦 阿拉木圖市市徽 圖/木易圖/木易 文/木易有「雪山之王」美稱的雪豹,由於皮毛相當稀有,遂成為人類狩獵的對象,經長期的非法捕獵、棲息地縮小等多種人為因素,使雪豹的數量急遽減少。中國大陸境內雪豹數量,甚至少於大熊貓。雪豹又稱艾葉豹、荷葉豹、草豹,是大型貓科食肉動物的旗艦物種。雪豹多棲居在空曠多岩石之地和寒漠地帶。由於經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故名為「雪豹」。並非都生活在高海拔雪豹通常在海拔3000公尺~4500公尺之間活動,但並非一生都在高海拔地區生活,有時會在超過5500公尺的地區活動,冬天時跟著獵物移動,也可能會下行到900公尺的低海拔地帶。內蒙古烏拉山一帶的雪豹,則常年生活在海拔1000公尺左右的山中。雪豹原產於亞洲中部山區及中國天山等高海拔、空氣稀薄地區,分布地區廣闊包括喜馬拉雅山、青藏高原、天山和戈壁沙漠,甚至跨域中亞的12個國家。據文獻記載,緬甸也曾經有雪豹現蹤。目前全球數量約6000~8000隻。體型雖小但身形粗壯「雪豹」在大型貓科動物中,屬於中等體型,身軀大小似豹,但頭部比豹小,平均體重約30~50公斤,最重可達75公斤,體長100~130公分。雪豹身體粗壯、毛厚、耳小,有助於減少身體熱量散發。雪豹大且披毛的足部,前足5趾、後足4趾,寬大猶如雪靴,腳趾前端,具尖銳的角質化硬爪,可以分散體重壓力,便於行走在鬆軟的積雪上,不會陷得太深。腳掌的毛,可以增加在陡峭或不穩定雪面的摩擦力,還能減少從腳掌散失的體熱。皮紋花色能融入雪地雪豹和花豹、金錢豹、美洲豹的皮毛花紋不同,為接近雪地的灰白色,摻雜黑色斑點和黑環。背部沿脊背有3條黑斑線紋,一直延續到尾巴的根部,如同植物的葉子,因而有「艾葉豹」的俗稱。相對長而粗大的尾巴,是區分雪豹與其他相似物種最明顯的特徵。雪豹行動敏捷機警,動作靈活,善於俯衝跳躍,可以從3~4公尺的高崖上縱身而下。且行走時腳爪不會張開成梅花狀,非常漂亮且獨特。行走時,步幅在1公尺以內,但在跑動時,步幅可達到1.6公尺。上下山時,喜歡沿著山脊和溪谷,踩出一條慣行的小徑。晝伏夜出擁有好視力雪豹生性敏感、機警,喜歡獨行、夜間活動、遠離人跡,加上高海拔的生活特性,使其行為特徵難以為人所知。由於雪豹處於高原生態食物鏈的頂端,因此,被人們稱為「高海拔生態系統健康氣壓計」。雪豹的雙眼銳利,喜歡晝伏夜出,白天很少出來活動,有時會躺在高山裸岩上晒太陽,清晨及黃昏時刻,才是捕食、活動的高峰期。雪豹眼睛的虹膜,呈現黃綠色,當碰到強光照射時,可瞬間縮為圓形,隨時適應不同環境的明暗情況。 特殊盤尾有助保平衡雪豹粗大且長的尾巴,只比體長短一點,尾巴長滿濃密蓬鬆的毛,且分布著斑紋,尾尖能繞成圓形花結,堅硬時如同鋼鞭怒豎。有的雪豹個體,由於尾巴過於粗大,養成盤尾的習慣,形成一個捲曲的圓圈。盤尾除有利於在山地環境攀爬斜坡,快速奔跑時,也能幫助雪豹保持平衡,又因雪豹鼻腔較大,為了能在寒冷的環境中,快速使吸入的冷空氣變溫暖,可善用捲起的尾巴蓋住口鼻,睡覺時保持溫暖。舌骨鈣化只能哀嘶叫雪豹捕獵的方式,往往採取伏擊或偷襲方式,常隱藏在野羊活動地區附近觀察等候機會,因其身上的花紋色彩,與周邊環境的裸岩塊斑相似,以致野羊難以辨別。雪豹大多成對同居,初春進行交配,其時正值杜鵑花開時節,因而有「杜鵑花開豹鬧春」的說法。雪豹因舌骨鈣化,無法豪邁吼叫,發情期(每年1~3月)食欲不振,但會在夜間、清晨和傍晚時刻,發出高昂綿長的嘶叫聲,類似哀號鳴聲,常被人們誤以為是「雪人」(傳說中一種多毛的類人動物)的哭聲。雌雪豹於每年4~6月產下幼仔,每胎通常可產2~3隻幼雪豹,撫育期2年。剛出生的幼豹,身體帶有淺玫瑰紫色,身上的黑色環斑輪廓不清楚,呈黑灰相雜,7~9天,才會睜開眼睛,10天後,開始練習走路爬行,一般壽命僅10年左右。 雪豹保育概況1990年代,美國博物學家喬治.夏勒博士,痛心吶喊「只見雪豹皮,不見雪豹」,掀起世人對雪豹一系列研究和保護工作。2012年6月,在青海三江源地區,首次拍攝到雪豹的影像,引發人們更多的關注。2017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基於評估滅絕風險的全球標準,宣布將大型貓科動物中的雪豹,從瀕危(EN)級別,降級到易危(VU)級別。不過,仍有專家警告,認為這個物種依舊面臨著非法捕獵和棲息地受破壞的嚴重威脅。畢竟,長久以來,人類為了獲取珍貴美麗的皮毛,經常獵殺雪豹,是目前雪豹物種面臨的最大威脅。許多國家的傳統醫學,也認為雪豹的骨頭,可以治療筋骨疼痛、風寒溼痹等症,常將雪豹豹骨入藥,此外,饋贈收藏雪豹爪、牙、皮等的需要,導致獵殺雪豹情形加劇,更加速雪豹種群的瀕危。 亞洲有不少國家,都有關於雪豹的傳說。不少民族及宗教,將雪豹尊崇為「神靈」,不得任意侵犯。韃靼族和哈薩克族,更將雪豹作為民族象徵。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的市徽,即是一隻雪豹;韃靼斯坦共和國的盾徽上,亦是一隻有翼的雪豹。北奧塞提亞共和國的紋章,也是一隻飛翔的雪豹。前蘇聯時期,只要能登上5座超過7000公尺山峰的登山者,即可以獲得政府頒發的雪豹獎章,在在顯示雪豹在中亞多國間,是充滿神性和靈性的動物。 前一篇文章 台南狂犬病鼬獾咬人 動保處:當地犬隻要打疫苗 下一篇文章 特搜啟示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7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8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9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鏡頭下的生態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 作者其他文章代理孕犀 讓北白犀種群重現 龍蝦 不怕斷手足 再生能力強海漂垃圾蝸牛 陸地上的貝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