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錦瑜 從植物獲取療癒能量 文/林果 |2022.02.12 語音朗讀 520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帶著景觀系學生在校園從事植栽設計。圖/章錦瑜提供一花一葉都是好朋友。圖/章錦瑜提供 在東海大學進行屋頂薄層綠化實驗。 圖/章錦瑜提供章錦瑜認為,最幸福的人生,就是被植物環繞。圖/章錦瑜提供為台中歌劇院執行「綠劇人」計畫。 圖/章錦瑜提供 文/林果 在東海大學景觀系任教30餘年的章錦瑜,從小在台北長大,卻笑說只懂乖乖補習、念書。大學聯考考上中央大學數學系,因無興趣而覺得痛苦不堪,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定休學重考。從數學到景觀設計隔年,她順利考上心中第一志願。在就讀台大園藝系和研究所期間,無論是造園設計、種花草蔬菜、做果醬,就連化學課程,都讓她覺得非常好玩。「我很幸運,在20歲就找到自己的興趣,且有能力一生追求,從中得到很大的成就感。」章錦瑜的專業是植物景觀的設計與應用,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設計庭園景觀,大多以苗圃生產植物作為應用,儘管如此,也要先了解植物習性,才能運用到設計裡。」用好設計因應環境景觀設計就像植物的設計師,在擁擠城市裡,植物與人的關係更為緊密,若選種和種植配置不佳,有時反而會造成危害。「景觀設計其實包山包海,既要看起來美觀,又必須很實務,是一門綜合整體的學科。」例如市區常見開花時臭味難聞、遇颱風易脆折的黑板樹,及落花成爛泥、結果時棉絮飄滿街且易致過敏的木棉樹,近年引起許多民眾反感,成了熱門「爭議樹種」,值得深入了解與警惕。因地制宜慎選路樹章錦瑜曾任台中市政府景觀及植栽委員,碰到不少大大小小的問題:「每一個景觀危害問題都是個案,先健檢,再判斷該移除或移植。」再種植新植物前,必須先確認腹地大小,當地氣候、風向、日照、降雨,才能選擇適合的景觀植栽。「沒有一種植物可解百病,唯有因地制宜,適地、適種、適樹的景觀,才是最美。」景觀設計也不是種愈多、愈高大的樹就是好設計。章錦瑜在擔任台中國宅案的景觀審查委員時,就曾提出建議:「當建築大廈高大,棟距太近,中庭日照若已稀少,再種植高大喬木,連天空都看不到,會讓少日照光的中庭更加陰暗。」解決之道是改種植株低矮的、靠近地面層的植物,另一方面增加屋頂綠覆率,好處是能讓建築物於盛夏酷熱時降溫不少。薄層綠化有效降溫章錦瑜曾以建築屋頂「薄層綠化」、可食用庭園等做為研究主題。「我們在東海大學做實驗,夏天最熱時,屋頂表面溫度高達70度,做了薄層綠化後,可降溫超過30度,落差非常大。」「薄層綠化」倡導在小型容器中舖設10~20公分的土層進行種植,即便日後修繕屋頂,小容器亦十分容易移動,機動性強。近年全球氣候極端化,2021年全台歷經9個月乾旱,再接連一個月暴雨,綠化植物選擇變得極為重要。「風車草、倒吊鐘、麒麟花、左手香,這些植物耐旱、便宜又好養,是極佳的選擇。」尊重之中的美與樂「植物對人的影響,其實比我們想像的更大、更廣。」例如台中勤美誠品,當年建造了台中第一個大面積植物牆,使得原本人潮稀疏的商業大樓,如今成為台中市民假日休閒、觀光旅遊的經典地區。可見大自然除了擁有療癒的能量,若能好好運用,可翻轉無限可能。近半世紀在植物路上探索,章錦瑜說,若拋開都市景觀中的複雜性,相比法國的幾何規則式,她更傾心英式花園,以多樣化、自然的風格取勝。一如植物的生存哲學,適性、自然,面對諸多生命課題,章錦瑜說:「專注在自己有興趣的東西,一旦喜歡就會有無限動力,即使再累,也不會覺得辛苦。」章錦瑜快樂的尊重每一個生命。精心撰寫植物百科章錦瑜在東海大學教授景觀植物課,一教就是30年。因為教學,常帶學生到戶外認識植物,雖有助於加深對植物的了解,但也讓她苦於找不到適合的教科書……沒想到,意外開啟她寫書契機。「市面上的植物書,有的講不清楚,有的不符合教學需要,最後只好自己出馬……」從此,出門找植物、看植物,成為她生活中最大的驚喜和樂趣。「要拍整株完整的照片,還要各部位特寫細照,加上一年四季的樣貌、各地不同的應用,拍照之處我都會詳細標明,好讓讀者可循跡前往觀賞。書中每張照片,常是百裡、千裡挑一。」夏日炎熱,冬天嚴寒,同一個地方要去好幾次,有時去早了,花還沒開,有時去晚了,花卻謝了,只能再等一年。有時遍尋不著的花,卻在某一天偶然拍到,她說:「當下比中樂透還高興。」一般人出外旅遊,會順道找朋友敘舊,而章錦瑜的「朋友」很特別──就是曾被她拍過的樹木植物。每當舊地重遊,老友欣欣向榮的姿態,總讓她欣喜莫名,若呈現病態死亡,也會讓她難過。「金門有一條絕美南洋杉大道,有次颱風後,枝條被吹得七零八落,一想到歷經3、50年生長才有的美麗景況,一夜之間全沒了,非常可惜。」居家庭園可食可觀近年「可食用庭園」風潮在全球流行,既能降溫、療癒,又可提供新鮮蔬菜。章錦瑜分享幾個居家種植的訣竅:葉菜類如地瓜葉、小番茄、小黃瓜,好種又營養;十字花科蟲害較嚴重,應儘量避免種植,或在外罩網防止蝴蝶下卵;此外,各種不同蔬果品種,錯落穿插置放,創造物種多樣性,也可降低蟲害。家中室內盆栽宜從「懶人植物」開始,建立成就感。「兔腳蕨、波斯頓蕨、鳥巢蕨、非洲菫、火鶴花、白鶴芋等,都很好種。」章錦瑜提醒,不可將平時養在陰暗處的植物,突然移去晒太陽,或把養在日照充足的植栽,突然改放置在陰暗處。「植物和人一樣,都需要持續穩定的環境,否則會水土不服。若想改變位置,一點一點慢慢移位、給予時間適應,才是正確的方式。」 前一篇文章 江雅婷 在日本營造年節氣氛 下一篇文章 何昶毅 江碧翎 用積木堆出價值與夢想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李驥 從佛法中認錯再出發 李財星 因一畝田 變身知識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