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日夜輪班,照顧偽虎鯨「亮鯨鯨」。圖/基隆市產發處提供
三隻擱淺的糙齒海豚,昨天順利野放基隆外海。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本報基隆訊】救援鯨豚是大工程,基隆八斗子漁港岸置中心鯨豚救傷站,近日救援三隻擱淺海豚,昨天順利野放;鯨豚救傷站去年也成功救援並野放偽虎鯨「亮鯨鯨」,為全台首例,背後有一大群無名英雄付出心力,有人被便便攻擊,有人被噴氣噴得滿臉,還有人一天泡水中八小時保定鯨豚,腰都快站不直。
三隻成年保育類糙齒海豚,九日在新北市八里挖仔尾沙灘擱淺,被送至基隆救傷站,其中一隻母體還懷有小寶寶,義工全力救援三天,復元情況良好,昨天運送基隆外海野放,義工不捨喊「回家了」,三隻海豚下海後共游離開,消失在視線中。
去年十一月,宜蘭蘇澳海域偽虎鯨「亮鯨鯨」擱淺,牠體長三百二十公分,因疾病瘦弱,營養不良,鯨豚救傷站五百人次義工不眠不休,二十四小時輪班九天照顧,順利野放。
「因為有大家的付出,亮鯨鯨才有回家的機會!」義工輪班照料,有的在池邊負責記錄呼吸,池中也要有四到五人負責扶起亮鯨鯨身體,浮在水面上保定,定時觀察呼吸與排泄狀況,耗費人力非常多。
指揮救援的是被稱為「鯨豚救援專家」的中華鯨豚協會專員郭祥廈,他有十多年救援鯨豚經驗,每次救援都衝第一線。郭祥廈每天在水中超過八小時,有時腰都站不直,得拿椅子坐撐住身體。
藝人李霈瑜(大霈)也是救援義工之一,她接受獸醫師與義工引導,和三位獸醫師在救援池中,陪伴亮鯨鯨游泳、呼吸換氣,觀察尾巴有沒有擺動。
郭祥廈說,亮鯨鯨是全台記錄到,第一隻偽虎鯨活體收容野放的個案,非常難得;他說,偽虎鯨擱淺多半死亡,活著的進了池子救援後,能救活野放也只有十分之一機會,很不容易。
救援偽虎鯨,還照超音波、照內視鏡,和人類醫療行為類似,甚至為補充電解質,牠還要喝運動飲料。救援現場不能奔跑、發出噪音,以免讓動物感到緊迫,水質也不能混濁,記錄水池變化十分重要。
亮鯨鯨感染得到控制,肌肉損傷恢復,開嘴灌水、灌食療程後,會大力左右甩,最後會自己游動追找食物小魚吃,慢慢恢復生機,最後載送基隆外海野放,義工不捨說「不要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