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在網路發達之前,人們走進山林或無人之地就容易做到獨處,而今即使身居深山孤島,若是手機和網路隨身,依然身處滾滾紅塵當中,永遠在與他人說話」,作家、前文化部長龍應台在首部圖文創作《走路──獨處的實踐》中,分享她如何在喧鬧擁擠的市集、田野山間「走路」,逃離被網路「綁架」。
昨天在新書發表會上,龍應台說,網路讓現代人獨處的空間被剝奪,「對我而言也是很大的危機,過去讀一本歐洲思想史,可以連續從第一頁看到第八百頁,現在我也做不到了」,直指網路的碎片化知識,對人類思考深度是很大的威脅。
「我救不了世界,我就救我自己好了」,她想出兩個方法,第一個是強迫自己做閱讀筆記;第二就是用「走路」實踐「獨處」,把自己從網路的綑綁中脫身,「只要走路,就一定是我的身體和我的『自己』單獨有約」,她試圖顛覆獨處的定義,「若身體單獨在房間裡,整個心神在網路上,並不叫獨處」,她認為,獨處並非閉關面壁,而是「主動找到自己的心靈空間,是有意識的境界,所以是可以在眾人之中。」
龍應台在六十歲時,期許自己每年至少「做一件超過的事」,因此她六十歲接下文化部長重任、六十五歲再攀大武山,今年七十歲的她,除了嘗試電繪配文章,還要挑戰桌球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