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應中國記者協會邀請,由理事長妙熙法師(右9)率領常務理監事代表,於11月12日至16日前往上海、無錫與宜興參訪交流,眾人與上海市台辦主任金梅(右10)合影。圖/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提供
妙熙法師(前右4)率領參訪團參觀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由大當家妙笙法師(前右5)等人親自接待。圖/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提供
【本報上海訊】為促進兩岸新聞專業與文化交流,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應中國記者協會邀請,由理事長妙熙法師率領常務理監事代表,於11月12日至16日前往上海、無錫與宜興參訪交流。妙熙法師也邀請中國記協明年來台,參加慶祝公會成立60周年所辦的「世界華文媒體友誼會」,加強互動。
此次參訪行程中,上海市台辦主任金梅、中國記協台港澳工作部主任沈毅兵先後設宴歡迎,妙熙法師致贈「向前有路,光明在望」公會紀念牌,感謝兩單位協助安排此次活動。
首站行程參訪「上海報業集團」,由澎湃新聞、界面財聯社與新聞晨報等單位分享傳統採編轉型數位化的歷程,包括XR虛擬棚、AIGC智能創作等技術。團員透過實地參訪,更清楚掌握對岸新聞產業的數位布局。
新媒體衝擊 傳統媒體力圖轉型
《解放日報》總編輯丁波表示,集團自2013年起推動媒體融和,目前數位廣告收入已占整體營收7成5,顯示產業發展方向已明確。
在參訪座談會中,台北記協顧問黃丙喜、《中國時報》行銷部副總經理杜智明、《人間福報》社數位部總編輯婁靖平等人皆提出想法分享,雙方交流熱烈。上海市國台辦副主任王立新表示,期盼藉此平台拓展更深層的交流。
參訪團也造訪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SMG)旗下的上海廣播電視台。上廣電視目前有「看東方」、「阿基米德」、「看看新聞」、「第一財經」等平台,已在內容產製、直播、創作與媒資管理中大量運用AI。上廣集團辦公室主任鄭里指出,新媒體衝擊巨大,「傳統媒體都在轉型」。
在無錫,參訪團走訪「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區」,這裡聚集逾800家影視企業、參與製作超過2100部作品,並設置多項專業區域。無錫市記協主席蔡文煜介紹科技棚運作,盼兩地媒體強化合作與資源共享。
參訪團隨後轉往宜興,參觀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由大當家妙笙法師及上海大覺文化執行長妙普法師親自接待,大覺寺知客組職事如因法師全程陪同導覽。
參訪團除了至觀音殿、大雄寶殿獻花禮佛,並前往藏經樓參觀難得一見的《大藏經》,由佛光山佛學院教師滿紀法師詳細解說各類經書的形成與歷史脈絡。
訪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 眾人讚歎
殊勝場面讓團員對佛光山有更深層認識,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榮譽會長黃丙喜表示,此次參訪「收穫不小」,大家對大覺寺的文化底蘊留下深刻印象。
返台前一晚,台北記協與中國記協進行深入交流,《工商時報》副總編輯連文川、《中國時報》行銷部副總經理杜智明、好好聽文創傳媒內容長田麗雲、自由新聞通訊社社長袁天明、《人間福報》總經理陳立夫等人提出未來交流建議,沈毅兵說:「兩岸新聞交流下一步可繼續深耕。」
妙熙法師代表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感謝中國記協安排此次行程,「兩岸交流是新聞人的使命感,驅使大家不斷前進」,也期待明年12月中國記協來台與會,讓公會60周年更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