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婚姻攻略》動手前先想一想

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 |2008.01.29
578觀看次
字級

對孩子完全「開明」的爸媽,需要與孩子經過多少溝通、互動、摩擦、調和與信任,才能在孩子真正犯錯的時候,心裡出現「恐懼」或「反省」的影子
 
幾天前看到一篇親職教育專欄,作者提到上高一的兒子與他分享學校發生的事情,兒子告訴他:「班上有三位同學抽煙被抓到,學校請同學自行告知家長,沒想到三個人的爸媽反應截然不同。」

真正記取教訓

一位從小到大常被修理,爸爸知道後,馬上叫兒子等著瞧,回家一定給他好看,也免不了一陣毒打;第二位同學的媽媽,聽完後開始呼天搶地,在電話裡展開一連串的砲轟,聽說,最多可以持續一年罵同樣的話題;最後一位同學的爸爸聽完後,只是告訴他,「今天媽媽有煮飯,要早點回家吃。」沒想到,這三個同學當中,前兩個剛掛掉電話還謾罵兩聲,接著就像沒事般,開始跟同學們聊天、開玩笑。最後那位同學,直到放學回家仍情緒不安,覺得自己好像犯下滔天大罪,反倒希望被罵兩句才得以解脫……。 (尤俠/圖)

這個兒子告訴媽媽這件事,大概是要提醒媽媽,如果有一天換成他犯錯,媽媽也能像這位家長這麼開明。我心裡想,父母的教養方式到底影響孩子有多深?那位對孩子完全「開明」的爸媽,需要與孩子經過多少溝通、互動、摩擦、調和與信任,才能在孩子真正犯錯的時候,心裡出現「恐懼」或「反省」的影子。而那兩位經常被處罰和謾罵的同學,在既有經驗下早已有了心理準備,他們知道,反正過了以後就沒事了!同樣是受到學校或家長的處罰,到底那個孩子才能真正記取教訓呢!我想大家心裡都該有答案。

諄諄教誨的用心

教育孩子的方法萬百種,幼兒時期最需要的是父母的「耐力」,在孩子表達不足,也沒有反抗能力之下,許多家長常一不小心就出手了,對這些爸媽而言,動手比動口來得容易解決問題,偶爾「來這麼一下」,好像也沒甚麼大不了的,長大後就不需要了,然而,真正的事實誰知道。另一種苦口婆心的父母,可就沒這麼輕鬆了,又要保住孩子的面子,又要告訴他事情的輕重,總要軟硬兼施、重複說明和諄諄教誨後,才能讓孩子了解你的期待與用心。

雖然說,會溝通的父母好像沒什麼了不起的,可是,如果能培養出一個願意和你說理的孩子,在親子互動下,孩子的價值思考也就漸漸形成。我相信,這樣的孩子,未來在面臨偏激、做壞、搗蛋的行為前,或許會隱約的浮現些許的道德感吧!

幸福感比例減少

我的家裏有三個寶貝,我常常思索著要針對他們的個別差異,給予不同的教養對待;但是在方法不同之下,付出的愛與深度卻又不能有差別的待遇。孩子們都有晶亮的眼睛在看、清亮的耳朵在聽,我生活上的一舉一動,與人對話、對待長輩的模式,都在孩子心裡有著深深的示範。如果我對自己嚴謹的規範與道德,能在孩子眼中達到足夠的效力,將來,他們也必能好好的建立出自己的一套規矩來。

面對M型社會的衝擊,新世代父母面臨的壓力愈顯沈重,動不動就會出現家庭暴力的新聞,孩子的幸福感,也在一年一年的比例中減少。我常想,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的關懷,我們的家庭也需要更多的愛與包容,這些承擔我們未來的莘莘學子,每一位都是重要的種子,都需要我們用心灌溉與經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