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非蛋不可? 營養師點名這些食物可取代 |2022.02.09 語音朗讀 407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攝取蛋白質,減少膽固醇,堅果是很好的選擇。圖╱123RF 【本報台北訊】雞蛋缺貨,民眾到處瘋狂搶蛋,若從營養分析,是不是非「蛋」不可。營養師表示,從雞蛋主要的蛋白質營養成分來看,還有豆、奶等食物可以取代,其實缺蛋對國人營養的影響「不會很大」。不過要不要吃雞蛋,一部分也是依不同家庭成員,有所不同的需求,可是就營養來說,絕不是非「蛋」不可。我們生活中就充斥著許多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例如天貝、優格、酪梨、起司等皆唾手可得,而堅果更可以幫助運動後增強體力,補給流失的營養。來去逛逛,更多蛋白質產品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說,從雞蛋營養成分來看,一顆雞蛋含蛋白質7公克、膽固醇250公克,其中最重要的營養素就是蛋白質,但在台灣,除了雞蛋以外,含蛋白質食物還有豆、奶、堅果等,即使缺蛋,對國人營養的影響程度「不會很大」。但因雞蛋常見於早餐店三明治、吐司等,或是便當菜色有半顆或一顆滷蛋,缺蛋可能會讓業者成本增加、物價提高。蘇秀悅說,一顆蛋含蛋白質7公克、膽固醇250公克,一顆蛋可用一杯240cc的豆漿或低脂牛奶,或是四格方格的盒裝豆腐取代,一樣可以獲得相同分量的蛋白質。「沒有東西是不可取代的,也沒有一定要吃。」蘇秀悅說,大家應該輕鬆一點,不一定要在這段時間「搶蛋」,因缺蛋是非常時期,這段時間大家在食物上應多保持彈性,可以暫時用其他食物取代雞蛋,也可以避免哄抬蛋價,大家一起共體時艱,等待雞蛋充足時再吃。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雞蛋所含的營養素,其他食物均可以取代,且不見得一定要吃雞蛋,如堅果、奶都可以。延伸閱讀》》蛋白質勝豆漿10倍 天貝被列超級食物天貝哪裡買》》福報購選擇攝取蛋白質不是非「蛋」不可,營養師建議可用其他食物取代。圖╱葉信菉 前一篇文章 新版3D圖台 e覽玉山之美 下一篇文章 東京奧運開幕式「旋轉地球」 台灣燈會版升級 熱門新聞 01【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XV 水稻田減排新觀念IV 土地的溫柔革命 雲林大埤寫益生菌奇蹟2025.11.0902【寬鼎畫語】 看不見的真相2025.11.1003悅讀華嚴經 成為幸福安樂地球人2025.11.0904【朗朗晴空】能替別人著想不會小2025.11.0905【森活日誌】意外的香遇2025.11.0906【視覺DJ 】給自己按個讚2025.11.0907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⑧2025.11.0908發現DNA雙螺旋結構 諾貝爾生醫獎得主 華生97歲辭世2025.11.0909佛光山書蔬展開幕 聚焦天天行三好2025.11.0910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2025.11.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遊茂林 賞紫斑蝶捷運三鶯線 串連文創生活圈迎銅鑼杭菊季暴雨襲蘇澳 千戶泡水成光復2.0154縣道榕樹藏危機 評估移樹鳳凰來襲 菜農搶收和時間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