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筆者參觀聯勤司令部兵整中心主辦「戰甲車發展史」特展,除了國人研發的雲豹甲車外,令筆者敗興而返的是,為何特展不過一個展覽室,卻多以模型、圖片應付了事,更離譜的是文字介紹與圖片、模型,文不對題張冠李戴所在多有。筆者就發現將近十處錯誤:老式M41戰車被寫成CM11戰車。筆者向解說的軍官提出質疑,日前筆者再度前往軍史館,這些錯誤始終未見更正。
國軍對展覽,缺乏敬業精神與服務的品管觀念,前置作業敷衍了事。不僅浪費公帑,更是全民國防教育和軍方公關形象經營一大敗筆,這種表現如何奢談從事高科技戰爭?
史政部門素被視為與戰力無關的冷衙門,原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在國軍精實案後,更縮編成史政編譯室。成立近半世紀的國軍軍史館,內部展覽空間狹小,館藏缺乏實物,多以模型圖片應卯,軍史館館藏與展示空間之簡陋寒酸,還不如一些歐州與東南亞小國的軍事博物館,與國軍號稱建軍八十年更是極不相稱。
革新先從革心開始,縱使武器裝備再先進,但組織文化仍是粗枝大葉官僚敷衍,率由舊章依然故我,國軍仍不配稱為現代化國防武力,徒然浪費公帑。
比外,筆者建議國防部考慮將軍史館遷離現址,目前許多軍事單位被裁撤,國防部要找一處占地廣大的閒置廢棄營區,重新規畫設置軍史館並非難事,國防部是不為也非不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