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咖啡館」並非那一家咖啡館的名稱,而是一種新觀念,源自國外的學者。
多元流動的社會,不再是菁英主導,強調共治,權責對等,每個人的意見都應受到重視,團體如此,企業如此,社會如此,國家也是如此。專業也不再霸權,地域不再設限,建構平台,求取共識,「世界咖啡館」因而形成。
「世界咖啡館」是流動的,可以在歐洲,可以在亞洲,也可以在非洲,可以在澳洲,只要有需要,可以無所不在。喝咖啡卻不聊是非,而是發表意見,求取共識。參加的成員三教九流,政治家、企業家、意見領袖、各行各業、市井小民,甚至是心懷不平的炸彈客。人數不限,形式不拘,強調參與,結論做為釐定政策、製訂法令、規畫方向的參考。
世界咖啡館的成員並不固定,可以交叉組合,可以跑攤交流。所得結論可以單點,可以套裝,也可票選,彈性而機動,目的就是廣徵看法,廣納建言,貫徹「社會共有」的地球觀,也強調「社會價值」、「社會責任」。
每個人都是社會成員,每個人都有社會價值,每個人都有社會責任,不能再閉門造車,不能再自掃門前雪,不能拒人千里外,更不能自以為是。一言一行都要以社會為考量,更要經得起社會考驗。(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