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虎移居獅子家 文/胡雪綾 |2022.01.23 語音朗讀 303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老虎愛喝水也愛玩水,完全離不開水。圖/Harshad Barve非洲白天少有陰涼處供老虎休憩。圖/Getty Images塔多巴自然保護救援中心的蘇門答臘虎。圖/Paul Hilton科學家推測:老虎若想在非洲存活,必須適應群體生活。圖/Getty Images 非洲的環境不利母虎育養幼崽。圖/Getty Image 文/胡雪綾 全球最迷人的動物──老虎(或暱稱「大貓」),如今正面臨絕種危機!以全球不到600隻的蘇門答臘虎為例,牠們「唯一」和「最後」的棲地,就在印尼各島的森林,然而貪婪的棕櫚油和紙漿企業,卻大規模焚燒、砍伐森林,排放泥碳地的水分,導致蘇門答臘虎的棲息地迅速喪失。各地草原少見虎蹤事實上,全球已知的老虎,有9個亞種,其中3個亞種,已經在上個世紀相繼滅絕了,而現在餘下的6個亞種,體型最小的馬來亞虎及蘇門答臘虎是極危,而數量最多的印度虎、體型最大的東北虎和最凶猛的孟加拉虎都是瀕危,數量最少的華南虎在野外疑似已經滅絕了。有趣的是,歷史上,老虎的生存環境曾有幾度遷徙,非洲雖然也有森林,卻從未見老虎越過沙漠居住於非洲草原,中國大陸的蒙古草原也不曾見過虎蹤。目前全球現存老虎總數約3900頭,其中2/3集中生活在印度,部分在中國大陸東南部,以及由遠東俄羅斯至蘇門答臘的森林中。2004年,一部紀錄片《虎嘯非洲》,記錄了有人突發奇想,將兩隻即將成年的一公一母老虎,丟到了陌生的非洲,想看看牠們能否存活下來。經過一番努力,兩隻老虎展現非凡的適應能力,順利在非洲草原成為另類王者。跑速佳爆發力驚人事實上,獅子雖號稱「草原之王」,但並非沒有足以威脅的對手。至少,大象、犀牛、河馬、鱷魚這4種動物,就是獅子惹不起的。所幸大象和犀牛是食草動物,而河馬、鱷魚主要生活在水裡,幾乎與獅子沒多少交集,再加上獅子屬於群居性動物,在非洲草原才能擁有主場優勢。相較於獅子,老虎的食量更驚人,而且不耐餓,必需生活在食物充足的環境。一隻成年虎,尤其是剛做媽媽的母老虎,一年至少要吃1400公斤的肉,如果再帶上兩隻幼崽,一年就要捕食2700公斤的肉(假如是3只幼崽,就要3400公斤的肉),可說是非常龐大的食物量。非洲雖然樹木少、沙土多、草原廣大遼闊,但羚羊、角馬、斑馬、野牛等草食動物多不勝數,雖然老虎不像獅群打團體戰,也不像花豹一樣會爬樹,或像獵豹一樣跑速佳,但瞬間爆發力十足,只要不是追超過500公尺,時速最高達60公里的老虎,獵捕能力不成問題。兩強相爭敬而相讓加上非洲草原上,並沒有直接威脅老虎的動物,即便老虎和獅子在草原相遇,雙方剛開始必會有一番爭戰,但一旦確立各自在食物鏈的地位,知道不能互相捕食對方,日後即便相遇,也不會經常戰鬥,反而會像獅子跟鬣狗的相處模式,彼此敬而遠之。另外,科學家也推測,由於虎獅體型十分相近,老虎雖然不可能打贏一群獅子,但是獅子也不可能消滅老虎,若單挑的話,老虎贏面反而更大。事實上,當有外來雄獅挑戰群獅首領時,只會是兩隻雄獅的戰鬥,最後誰贏了誰留下,其他雌獅幾乎不會插手,也不關心誰當首領,只要強者留下來就行了。所以最有可能發生的趣味現象,便是最後雄獅落敗,老虎贏得首領的位置,從此改變生活習慣,變成跟雌獅們一起群居,代替了雄獅的位置,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即便是敗於雄獅爪下,憑藉老虎的本事,在草原上生活,也不至於過得太慘。空曠無遮不利藏身然而,古話說「10座山養1隻虎」,老虎需要的捕獵面積相當大,所以在非洲草原上,不意味著老虎就能所向無敵,尤其是草原樹稀草黃、缺乏隱蔽物,老虎的皮毛並不能幫助牠們隱藏自己,很容易就暴露在獵物面前,導致捕獵效率低下。再者,小虎崽要能順利長大成虎,需要一個隱蔽的環境,深山老林無疑是最適合的地方;相對的,大草原無遮無攔,一覽無遺,小虎崽很容易就成了老鷹或其他肉食動物的狩獵對象,還來不及長大就消失了。毒蛇及缺水成大患草原上可說是危機四伏,各種各樣的毒蛇,萬一老虎不小心被咬了,也是很危險的。另外,草原上幾乎沒有樹蔭,還有乾季和雨季之分,這讓喜歡白天躲在陰涼處睡覺,半夜外出狩獵,又喜歡沒事玩水沖涼的老虎,生活起來很難舒適如意,如果不小心皮膚受傷,發生感染的機率也很高,均不利老虎生存……由此可見,每一種動物各有生長的地方,千百年來老虎不在草原上生存,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結果,世上萬物只有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順應自然,才能夠很好的生存下去。 前一篇文章 影音/有趣畫面 哈士奇神氣帶領百隻哈士奇大軍 下一篇文章 老虎 PK 獅子 誰勝出?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6【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鏡頭下的生態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 作者其他文章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除夕老公公 禮物盒溫暖病童心台灣、首爾、香港河川廢棄物調查 塑膠垃圾占9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