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羅東訊】九十四年「北管儀式樂暨戲曲」活動,取名為「搬戲鬧曲憨子弟」,將在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一連三天在傳藝中心宜蘭園區舉行,中心副主任方芷絮昨天到有百年歷史的羅東福蘭社北管社團祭拜戲神「西秦王爺」,邀請福蘭社參加,並祈祝活動順利。
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撮合下,早期有過「音樂戰爭」的北管子弟團,二十五將齊聚宜蘭匯演,邀請全台「西皮」、「福路」等派子弟團隊六百人參加,音樂拼場,派別大和解。
民間藝能發展協會執行長游源鏗指出,北管有唱腔、鑼鼓、吹牌、絃譜四大音樂形態,演出形式有清唱及純奏演的排場或擺場,廟會流動式演出的出陣,完整戲劇演出的梨園登台,樂風震撼,鑼鈸喧天,因此被稱為「台灣傳統重金屬」。
游源鏗說,北管社團對音樂狂熱,有:西皮、福路、軒、園等各派,更有「輸人不輸陣」的氣魄,在宜蘭發展過程中,曾有過「西皮」、「福路」的音樂戰爭,數千人械鬥,但如今已風消雲散,透過匯演,除呈現傳統音樂饗宴,也是撮成音樂的大和解。
方芷絮表示,傳統北管的軒社中,習慣稱呼對戲曲熱愛的同好為「憨子弟」,因此「憨子弟」就意涵著「熱愛音樂、不計代價、執著不悔、同儕並進」的自嘲與自豪,透過匯演,將可讓全台北管音樂社團相互交流與觀摩,除演出外,還呈現北管與宗教科儀文化之美 。
方芷絮說,活動中,安排全台重要北管團隊參加,包括羅東福蘭社、南投市全樂軒、宜蘭西門總蘭社、彰化二水明樂軒、台北縣汐止樂英社、彰化鳳儀園北管樂團、漢陽北管劇團、宜蘭敬樂軒、彰化梨芳園、基隆三坑得意堂、二結福蘭社北管子弟團、宜蘭暨集堂等團隊,演出形態兼顧陣頭行進間演出的「行奏」、排場清唱及演奏的坐奏、北管戲演出的戲劇伴奏等多項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