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競選人如果在選戰中不談及信仰問題,或者不屬於任何宗教團體,那麼他根本就沒有任何希望贏得選票。根據「德國之聲」的報導,在美國,宗教問題及候選人的個人信仰問題,在選戰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日前美國的選戰中曾發生過一次巨大的騷動。事情發生在共和黨候選人哈克比的一次耶誕電視宣傳造勢活動上,「平安夜」襯托著這名前浸禮會牧師和阿肯色州州長的講話。講話和音樂都沒有問題,但背景卻引起不少人憤怒。隨著攝影機光線慢慢地從右邊移到左邊,然後停留在書櫃上,照亮的一個支柱上,人們好像看到一個十字架。
當時馬上就有人提出了反對,指責哈克比濫用宗教象徵符號開展選戰。但哈克比回說,這不是有意的,完全是種巧合。
儘管發生這事件,但哈克比這名反墮胎及維護死刑的政治家,仍在愛荷華州得到保守的基督教徒大力支持,其中一名支持者說:「作為耶穌追隨者,我有責任對信奉上帝的人投票。」
哈克比在全美有許多這樣的堅定支持者。
同哈克比相反,他的對手朗尼卻因為他的信仰在選戰中遇到大麻煩。他是一名摩門教信徒,這個信仰在美易讓人產生不信任的感覺。朗尼在一次講話中曾試圖讓美國公民明白,他能夠將個人信仰和公職責任嚴格區分開,他強調自己擔任麻塞諸塞州州長期間就已經這樣做,「我沒有將我的教會的教義,同州長職務及同憲法相混淆。作為總統我也同樣會這樣做。」
歐巴馬也不隱諱自己的信仰。在關於信仰和價值觀的討論中他表示,這個問題在實際政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正因為有了信仰,我們就能寬恕那些對我們做了錯事的人。信仰告訴我們,不管過去發生了什麼,我們的前面都有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這就是一種信仰。它不僅應當成為我們外交政策的基礎,也應當成為我們國內政策的基礎。」
希拉蕊柯林頓在同一個活動中,對公眾講述發生柯文斯基醜聞時,信仰對她內心的幫助,「我非常感謝我自己的信仰:它給了我堅強和勇氣,讓我去做那些該做的事情而不顧世界會怎麼想;這正是我們對於信仰的期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