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兒童少年福利科科長劉春香:政府處理棄嬰,主要是與民間社團合作,相關兩性相處的觀念、或避孕為題辦理宣導由民間擔任。棄嬰通報,一般以無依兒童處理辦法處理。孩子受社會影響,導致行為開放,但很少有孩子體會到開放的後果應負的責任,除了網路等諸多誘因外,家庭對其影響最直接。
出養
兒福聯盟執行長王育敏:據統計前年發生棄嬰個案僅三十六名,但去年攀升六十名,棄嬰來源多半是未成年人、外來人口、原住民、染病等,這是未來社會隱憂。兒盟負責出養工作,過程需四個月協尋,如果協尋不得即媒合出養,如果尋得媒合後再進行審查,然後試養,最後由法院登錄;針對棄嬰部分,應讓養不起出生嬰兒的父母,直接以出養方式處理,才能讓棄嬰減少。
防範
台北縣候用校長陳浩然:目前社會對青少年的關注太少,尤其是網路資訊快速,對青少年的影響很大;而專職輔導體系還有成長空間。他認為,教育才是根本的問題,與其說青少年未婚懷孕的防範,不如說是先教好兩性的觀念,即使未婚懷孕,也要孩子主動告知師長,共同解決問題。當孩子發生問題時,只有傾聽、不能苛責,如果高壓的方式,即使孩子有問題不敢找你,成了反效果。因此,發生前先教導,發生後讓孩子願意尋求協助,才能防止事件再發生。
(記者高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