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體制外學校擔任教職工作已三年了,才發覺每一位學生學習的差異性極大,更不可能遵從統一的學習方程式與規範。雖然,這些可能的問題在教師學業養成的過程中,都曾經學習或探討過;但卻到今天才深刻體會到。那天下午下課,有一位吳同學來找我,問我說:「老師!您可否再詳加解釋一下某某概念?學生還是聽不懂?」當下,已略顯疲累的我,勉強又解釋了一遍,可是吳同學仍聽不懂而還想再問一次,我很不耐煩地回說:「學不來就算了啦!回你的教室吧!」就沒再理她,繼續我自己的行政工作。
用完晚餐,回到辦公室,個人辦公桌上出現一張吳同學留的小字條,打開一看,上面居然寫著:「老師!您怎麼可以沒耐心?學生的出現,就是要磨練老師的教學耐心啊!」當下,突然想起自己在國小的階段:曾經因為轉學而面臨城鄉教育水準落差的問題,剛到都市求學時,連續抱了一年倒數第一名的頭銜。多虧當時的導師,常為我們三個跟不上的同學課後輔導,後來才得以大翻轉,保持名列第一的水準到畢業。
回顧今日擔任教職的我,真的好慚愧!差點因自己的無知,而錯失教學技巧大突破的機會。當下走回禪堂,從反省自己的不足,直到想出創新教法,終於把吳同學教會了。原來,「法門無量誓願學」的實踐,要從虛心學習、鍥而不捨的耐心求得,感謝吳同學的教導。
((高雄縣/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