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營造業缺工嚴重,工地普遍都是中高齡勞工,很少看見年輕人。圖╱劉學聖
【本報綜合報導】勞動部全國公立就業服務機構的求才職缺強強滾。最新統計,去年1至11月共有112萬職缺,推估去年全年工作機會至少120萬個。104人力銀行最近工作機會攀升到接近90萬人,破了25年紀錄;1111人力銀行也發現,去年職缺人數一口氣從48萬個飆升到61萬個,是近4年最高。
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教授李健鴻說,台灣少子化後,人力原本就愈來愈少,近幾年科技業大爆發,企業最好有心理準備,「大缺工元年來了!」
科技業擴廠
營造成大變數
李健鴻分析,缺工問題是去年9月之後大爆發,之前是營建業,後來是疫情紓緩後餐飲業大缺工。他比喻目前「徵才生態鏈」,即傳統企業搶不過科技業、科技業裡多數搶不過台積電;中小企業搶不過大企業,其中又以餐飲服務業最慘。
受惠於台商回流投資,科技業建廠需求強勁,加上近期房市火熱,國內營造業者喜迎榮景,但目前營造業面臨的挑戰,除來自成本持續上漲,缺工是最大變數。
根據業界調查,由於台積電開出的條件非常優渥,且在竹科、中科、南科同步擴建,今年高雄也將展開建廠作業,預期缺工問題會更嚴重;另外,興建投資金額數千億元的晶圓廠還包括聯電、南亞科、力積電、華邦電,其餘投資金額數十及百億元還包括旺宏、世界、日月光、京元電、矽品等。換句話說,以台積電、聯電為首的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去年及今年都遭遇缺工的嚴厲考驗,搶工人也勢必成為今年重點工作。
104人力銀行資深副總暨人資長鍾文雄說,從去年第4季就發現缺工特別明顯,大型飲料連鎖店反映,近期釋出的職缺,主動應徵幾乎都是零。
哪些行業缺工潮最嚴重?104人力銀行今年89.7萬個職缺中,排名第一是餐飲業,餐飲業缺最大,卻最難找人,將是今年缺工最悲情的行業。工作成長數最驚人的產業,全數集中在營造、不動產相關。
青年不投履歷
25年來罕見
104人力銀行發現,從去年第4季起,30歲以下年輕人投遞履歷次數竟大幅減少,這是過去25年沒看過的現象。近3年各季平均每月平均主動應徵人數,30歲以下從前年第3季23.3萬人達到高峰後,逐季往下降到17、18萬人,去年第3季雖回升到20萬人,但下一季竟直線掉到15.9萬人。
不少年輕人寧可一天外送10小時,都比每小時168元高出許多;或是當房仲業、開多元計程車,可兼差也可全職,共通特點是時間有彈性。
「企業必須有多元化的用人策略,不能再像過去,只想低薪找年資淺的年輕人,這種單一用人策略,很快就會發現沒有選人空間」,李健鴻指出,很多企業想用移工解決缺工,但是台灣不可能無限度開放移工,企業一定要往更多元方向思考。
「如何留住人才比找人更重要」,處在就業媒合第一線,104人力銀行觀察到人力市場已從賣方進入買方市場,提醒企業要更加強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