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受到中國大陸禁止台灣鳳梨、鳳梨釋迦、等影響輸往大陸,但在部分漁產、羽毛羽絨等卻增加。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我國農產品外銷高度依賴中國大陸市場,即便去年先後歷經鳳梨、鳳梨釋迦、蓮霧禁令,但根據最新出爐的農業貿易統計,中國大陸不僅依舊蟬聯我國農產品外銷最大國,約占我農產品總出口20%,且去年銷大陸農產品出口值為11億1985萬餘美元(約新台幣308億元),較2020年增加10.1%。農委會強調,還是希望能與中國大陸好好談,從未放棄大陸市場。
此外,去年我農產品貿易逆差超過120億美元(約新台幣3336億元),創下史上最高紀錄。根據2021農業貿易統計顯示,去年我國整體農產品出口約56.67億美元(約新台幣1556億元),比前年49.1億美元(約新台幣1362億元),增加15.4%;但去年進口的農產品約179.85億美元(約新台幣4976億元),比前年153.67億美元(約新台幣4253億元),增加了17%。
介殼蟲問題 鳳梨外銷大減90.7%
大陸長期以來都是我國最大農產品出口國,去年因介殼蟲問題,鳳梨外銷出口值大減90.7%,蓮霧減少51.6%,芒果減少45.4%;茶業則因疫情影響,減少58%。
不過部分漁產、羽毛羽絨等出口量卻增加。農委會國際處副處長林志鴻說,石斑活魚去年增加2300萬餘美元(約新台幣6.3億元)、比前年多了77.8%;冷凍魷魚多了1100萬餘美元(約新台幣3億元)、增加549.2%、羽毛羽絨增加3200萬餘美元(約新台幣8.8億元)、增78.9%。
我國農產品出口前10大國家中,大陸持續蟬聯第一,占我國農產品總出口值的19.8%,年增率10.1%;排名第二的美國占16.3%、年增率36.7%,日本則是排名第3,占13.6%、年增率1.4%;其中,美國是年增率最多的國家。前10大出口國中,南韓是唯一出口衰退的國家,略衰退0.08%。
至於我國的農產品進口大國部分,美國依舊居冠,去年進口39.13億美元(約新台幣1084億元),占整體農產品進口21.8%,年增率13.1%,其次是大陸、古巴第3。林志鴻說,大陸、美國、古巴是我農產品進口3大國,3國加起來,就占了整體49.7%,幾乎都快占一半了,主要還是採購「黃豆、小麥、玉米」等大宗物資。
專家:農產品補貼 不可能長久
農委會前主委陳保基表示,政治力是影響不了自由市場經濟的,從結果來看,生鮮農產品貿易還是選擇了大陸的市場,但政府部門為了分散市場,花了很多成本、很多錢補貼,不過補貼不可能長久。以鳳梨釋迦為例,光運費補貼就超過百元,遠高於鳳梨釋迦本身的價值,這是很大的諷刺。
台大農經系教授雷立芬表示,大陸因為介殼蟲事件,禁止我國鳳梨、鳳梨釋迦、蓮霧輸陸,檯面上的話,我們講過就好了,最終還是要好好做事,實際上去年出口大陸的產值增加了,對方也沒有因為這些水果,而禁止採購我國其他農產品。
雷立芬說,雖然說不要只依靠大陸一個國家,但最重要的是要把餅做大,除了大陸以外,美國、日本的出口也增加了,這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