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巧妍
當空氣漸冷,刺骨的氣息竄上肌膚,總令人勾起一年來種種如跑馬燈般的思緒。去年好像過得特別快。再細思,總覺得一整年的時間中,似乎硬生生被拔去了什麼,有好大一段空白,是說不上來的。為什麼疫情這一段日子變得如此空白呢?甚至努力回想,也只剩氤氳模糊如一團夏日蒸騰的熱氣。
疫情在家的生活,充滿恍惚。雖能進行「如常」的生活,卻總少了生活的篤實感。
整天待在租來的小房間中,若不是窗外天色的改變,便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面對著閃爍的電腦螢幕上班、下班,每天位移的距離只有書桌與床鋪的兩點一線。空間和時間像是永遠停在這裡了,無法動彈。一個小小手機螢幕似能夠取代各種需求,讓我們在疫情期間得以繼續如常生活,但終究無法取代人和人之間相處的快樂:一個蹙眉、遞送一杯溫水、一個忍不住的大笑……這些細微又真實的溫度,是無法被取代的。
隨著疫情的趨緩,漸漸意識到,以前喜歡規畫未來、時刻變動著自己的行程表,以確保真實掌握著自己的生活,卻怎麼也沒想到無常會來襲,突然就被凍結了一切、突然就見不到許多人……讓人真切體悟到,活在這個當下,比細細調度自己的未來更為重要。
今年每次返鄉,和家人坐在一塊兒閒話家常、吃著母親料理的家常菜,泡茶吃零嘴看電視等等「當下」的生活日常,肯定會被我好好地收進心中、深刻地珍藏,不讓這些日常再度失去,成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