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 天津教案裡的曾國藩

文/余遠炫 |2022.01.10
1714觀看次
字級

文/余遠炫

曾國藩在戰勝了太平天國之後,深諳功高震主的道理,於是主動裁減湘軍,避免遭到猜忌。他奉命討伐捻亂,卻沒有繳出成績,而被趁機調整職務。而曾國藩最大的挑戰則是處理「天津教案」。這個事件讓曾國藩背上了「賣國賊」的稱號,也讓曾國藩看見民眾的理盲與反智。

所謂的「教案」,指的是外國傳教士在中國境內設立教會,進行宣教活動,卻遭百姓反彈而形成的暴動事件。最初天主教傳入時民智未開,許多百姓都認為外國傳教士就像是一群惡魔,信教的人則是為虎做倀的一群壞蛋,更有人把外國傳教士稱為「毛子」,中國教徒則被稱為「二毛子」;到了一九○○年義和團興起時,更把「毛子」細分到「九毛子」,只要跟外國事務有關的,哪怕是使用一張信紙、一支鉛筆,都是罪惡的事情。

清同治九年(一八七○),法國天主教傳教士在天津開設育嬰堂,並以獎賞方式鼓勵並收留棄嬰,但好意卻遭扭曲,不法之徒販賣嬰兒給不知情的教堂牟利,加上發生疫病,造成孩童死亡,卻被指為殺害孩童製藥,上千名憤怒民眾包圍教堂,最後甚至殺害法國駐天津領事豐大業,英、美、俄、西等國教堂,以及法國領事署遭損毀。英、美、法等七國軍艦集結在天津與煙台一帶,戰爭一觸即發。

慈禧太后命直隸總督曾國藩處理,曾國藩秉持著公正的態度查辦,認為理虧的一方是大清民眾,天津知府與知縣處理教案時有嚴重瑕疵,於是做出處死禍首十六人,充軍二十五人,賠款並修建教堂等決議。但民眾痛批曾國藩是「賣國賊」,就連湖南的鄉親也以曾國藩為恥,這位所謂的大清「中興名臣」在天津教案裡備嘗苦頭,裡外不是人。

年近六十且右眼失明,又受肝病所苦的曾國藩,在國人的一片痛罵聲中,自覺大限已到,也沒想到自己的晚年竟會栽在這件事情上。所幸協辦的大臣李鴻章以死囚偷天換日,代換了判死刑的十六位民眾,巧妙的擺平民怨。一年多後,曾國藩在兩江總督任內去世,當年「天津教案」的驚心動魄與政治無情,都讓他至死難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