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軼傳》一飯三吐哺-周公旦

陳菽蓁 |2008.01.03
2722觀看次
字級



於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於魯。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司馬遷‧史記‧魯周公世家》

周朝距今三千多年,周公的德政懿行仍然為後人所景仰、周初的仁政不但是最高政治理想、也是後世為政者的典範。崇尚儒家的孔子最為推崇他的人格,甚至終生倡導周公所訂的禮樂制度。周公求賢若渴、仁民愛物之風足為當世仰望追隨!

「周公」,因「以太王所居周地為其采邑,故謂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周文王在世時,即以孝順仁愛著稱,文王崩,周公成為武王的得力助手,如因輔佐武王伐紂,受封於魯;但為了建立制度安定周朝社會,周公未到封國,留下輔佐武王滅了商紂。

武王憂勞國事終於病故,病榻前表示願意將王位傳給德才兼備的叔旦酖酖周公,周公涕泣辭不接受,太子成王乃繼位。然成王不過十來歲,國家初立,內憂外患形勢複雜,周公遂代成王攝政輔佐國事,於西元前一○二二年平定三監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歸來後,周公決定實行分封制酖酖「封建親戚,以蕃屏周」。

大分封之後,周政權的政令通過新分封的諸侯傳達到全國,穩定而牢固的連結了各地的經濟文化,因而鞏固了周朝政經地位,更徹底瓦解了殷人的復辟勢力。此時周人再也不是西方的「小邦周」,而是「東至海、南至淮河流域、北至遼東」的泱泱大國了。

掃平叛亂、營建成周之後,如何使周王朝長治久安,成了周公的重要使命,對夏殷歷史知之甚詳的周公,從「大邦殷」的長久教訓中汲取經驗,開始了建設政權的具體形式工作酖酖「制禮作樂」,以「禮樂」的形式區分尊卑貴賤、確立繼承制度、穩定社會秩序。「制禮作樂」的內容是廣泛且繁複的,範圍擴及當時社會生活各層面,如:嫡長子繼承制、井田制、刑制、樂制、甚至禮儀、居室、服飾、用具等都有明白的規定。不但穩定周代的社會秩序,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制禮作樂第二年,也是周公攝政第七年,他將王位交還成王,退位後還不斷為文向成王提出告誡,最有名的是《尚書‧無逸》主要是勸誡武王不要貪圖安逸;另外還有《康誥》,提到對不孝不友的人要予以刑罰,他列舉殷代明君之能享國長久之因,以告誡年輕的成王,望成王深入底層關心民間疾苦。

周公在國家有難時不畏艱辛挺身而出、政權穩定後毅然讓位毫不戀棧,無畏無私的高尚情操足為後人稱頌。毋怪乎三國才子,曹植在他的詩作〈君子行〉中曾讚曰:「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髮,後世稱聖賢」。文采與武功齊名的曹操也有「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仰慕詩句。周公的文治武功、學問德行在三千年後的今天,不也正是混濁亂世中的汨汨清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