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正紀念堂改名的台灣民主紀念館重新開放,蔣公銅像沒有被關進「鐵幕」,但天花板上懸掛著五顏六色的風箏,筆者只覺得有如身陷馬戲團、夜市,看得眼花撩亂,繽紛的風箏與嚴肅的銅像,實在反差太強烈。
陳總統在致詞時說,是以最小的變動,將過去威權統治的符號,轉變成具有台灣民主自由意義的象徵;教育部長杜正勝也說,所有轉型正義都會遭遇困難,就像昆蟲脫殼後,才能自由翱翔。
但是,風箏能作為象徵民主自由的符號嗎?筆者實在不敢茍同。
因為,不管風如何吹,風箏的線頭必定在人手裡,風箏的高低遠近,完全是人在掌控,像個任人擺佈的傀儡,毫無生命力可言。
如果陳總統認為風箏象徵民主自由,怎麼能帶領人民走出去,向全世界宣揚台灣民主的價值,及得來不易的珍貴成果,進而創造他在元旦祝詞中所謂的「偉大旅程」呢?如此的錯亂布置及說法,只反映主政者的淺薄無知罷了。
羅士禹(北縣土城
/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