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淑芬台北報導】有容古文物藝術昨天起推出「妙相梵容-古代佛教藝術珍藏展」,近百尊佛像年代,橫跨西元八世紀至十八世紀,地域攘括印度、尼泊爾、西藏、蒙古、中國及朝鮮等,完整呈現佛教在亞洲的發展軌跡。
有容負責人陳慶隆介紹展出的一尊「石刻觀音」說,這尊菩薩以黃花石雕刻而成,反映水月觀音的原創形象,是唐代(十二世紀)的作品,菩薩以自在的遊戲之姿,單足踏蓮花,安然地坐於多重式仰蓮座上,蓮座下接束腰階梯狀圓基,為晚唐至五代典型蓮座造型。
石刻菩薩(如圖一)頂戴高聳式花冠,冠上飾以寶珠,冠旁寶繒垂肩如流蘇披散,慈容微俯,笑容可掬,肩搭披巾並飾以珠瓔寶珞,衣飾褶紋簡單,寥寥數刀即刻劃出衣料質地柔軟的真實感。
另外一尊「銅嵌銀文殊菩薩」(如圖二)則屬典型東印度帕拉風格,三花寶冠外,全身裝飾品如耳璫、瓔珞、臂釧,皆一應俱全,可謂帕拉宮廷美學指標瑰寶;鑲嵌白銀的雙眼,眼神似能回應觀者心中所思所想,令人產生強烈共鳴。陳慶隆說,這尊文殊菩薩從八世紀流傳至今,經歲月洗鍊生成自然的綠鏽,菩薩像上隱泛綠光。
陳慶隆表示,所有的聖容妙相或慈悲、或嚴厲、或美麗、或智慧,千百變化都是為了教化眾生而示現,而不同年代與地區的精湛工藝表現,更是值得觀者細細品味之處。
此外,還有「供養菩薩六尊」、「銅鎏金佛座像」等佛像,每一尊都莊嚴無比,從二日起展出至三十一日止,地點在台北市仁愛路三段二十八之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