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文誌】 消失的老房子

文/簡文志 |2022.01.07
657觀看次
字級

文/簡文志

老屋的況味,時光的籌碼。時光流走,也領走籌碼,什麼都換不到也買不到,當這些老屋該消失,就認真的消失了。

礁溪的老家消失了。灰澀風的平房,蓋上紅磚瓦,排列整齊似新鮮的魚鱗,帶有荒謬的喜氣;木窗經常滲入溼冷的風,呼呼的聲響像是藏有惡鬼。如今想起,卻是人生最珍貴的遊藝場。

老屋像是醃漬臭長的裹腳布,奇異的氣味,使我經常憶起老家,帶領我穿越兒時煙霧,在依稀蕭條的舊時光。

老屋頹了,打了坐盹,瞇睡了,也許它也有夢,可是就在拆牆破柱聲中支解了。當時我還覺得很興奮,即將有新房子可住,再也不用以破布塞住漏水裂風的窗隙,有時候就隨意的以木板釘死窗戶,或是看著撕角的紗窗有蚊蟲自由來去。

消失的空間,當年是否有些記憶沒有帶出來。日夜的想著老屋的情節,磚砌的灶台煮飯煮洗澡水,用大塑膠盆洗浴;黑悶的神龕香煙裊襲,不知道祖先神明是否喜歡這樣的味道,唯有母親在公媽前擲筊,沉浸喃語祈禱的驗證與感激裡。客廳角落存放醃漬品罐,私釀葡萄酒,連鄰房的老奶奶與雙胞胎也都跟著我四十年的記憶。

木製門栓謹守言不及義的衛護,也等待街坊東常西短的扣訪。牆上有潤滿溼氣隨意亂貼自鳴得意的獎狀,也釘掛一架神經依然緊繃的掛鐘,時刻到了報鈴準確無誤,擊打幾響銅柝聲交差了事。父母住在老屋左側,祖父母在客廳後墊高的廂房,祖母是厲害的婆婆,犟牛脾氣的父親也不敢有違。

我改了卞之琳〈斷章〉詩的句子,明月裝飾了我的窗子,也裝飾我的夢,我發奮離開貧瘠的老屋,要到台北讀書。離開家的前一個晚上,前埕望夜,炫色星群,夜晚安靜如蒼白的宮妝,誰遺忘掌紋在說書的短亭。我穿過後院牽圍的菅芒,拾起暗夜流飛的螢火幻影,路旁田稻暗夜微風中交偎依擁,街燈下我的側影像是從容赴義的士兵。

我極想離開,包含後窗望去無邊無際的田野。我經常帶著憤怒看著田野勁奮的生長,有時候也嘴饞捋下鄰居的芭樂。陽光似濤讀著草葉的書寫脈絡,風吹過樹梢,帶著嘲弄的口哨,吹來各種令人厭惡的花香果味。

是一個寓言。我始終屬於鄉下的孩子,也曾經懷抱都市激情的縱行,隨年紀添增,神祕的力量拉扯我往生命源頭回走。老家河岸竹林挺拔勁綠,是我魚釣蚯蚓的挖掘處;家門前是揚飛的棒球場,門檻是一壘包,耐得起青春幼年的笑語踩踏,水泥袋巧折成手套,脫皮長毛的老球,掃帚柄是赤貧的球棒,如此的道具組合成歡樂的大聯盟。

門前有一株桑葚樹結果甚厚,成為俗氣而亮彩的風景,青綠、白紅、紅黑、黑烏的各種桑葚果實,手捏著是黑,嘴食也是黑,小炭鬼一般的。

我後來一直很懷念後院玉蘭花的味道。

現在的透天厝,是在原來老家平房的位置重建,那時候欣喜的,也沒有想到為平房老宅留下遺照,也未曾合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