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經濟學人指 網路用戶暴增 塞車加劇 手機上網新方式 更多專業技術被迫釋出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發表文章,題目是「二○○八年的網路技術」,該文認為,網上的訊息將會愈來愈豐富,但上網速度會更慢;手機帶來新的上網方式;各公司的軟體系統也將更加開放。
垃圾郵件 數量翻十倍
二○○八年,網路的發展速度會更快,但隨著愈來愈多的用戶上網下載音樂、視訊和遊戲,並擴大電子郵件、即時訊息、聊天軟體的使用,網路塞車情況將會加劇。
網路使用已深入人類生活,幾乎每件電子產品都可上網進行自動更新。未來網路若嚴重塞車,像個人衛星定位系統、數位相機、光碟機、數位電視乃至手機都很難順利使用;Face book、YouTube、MySpace等視訊與交友網站,未來要更新內容就得不斷等待。
雖然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韋里遜通信公司(Verizon)、科姆卡斯特公司(Com cast)等大型網路服務業者都計畫升級,但至少得花兩年才看得到成效。但那時垃圾郵件的數量或將再翻十倍,用戶可能又會遭遇大塞車的情況。
手機系統 選擇自由化
為了讓自己的新軟體「G-Phone」打入手機上網市場,去年Google出價競購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即將拍賣的七百兆赫無線頻率。由於該頻不會被大氣層吸收,又能有效滲透到的每一處,除了相關手機運營商垂涎已久,網路供應商也希望利用它來成為「無線上網新通道」的最後希望。
不論誰將成為競標該頻率的贏家,美國法令規定該頻率都必須向符合規格的手機開放網路。而Google設計手機軟體平台,就是希望讓手機用戶不再依附於大型系統業者之下,讓人能夠利用「G-Phone」的開放平台,藉助無線上網之利免費撥打網路電話,並自由上網。
簡而言之,不管最後勝負如何,使用手機上網的市場將大幅擴張,Google也將繼續追求機上網的市場。
專利破解 開放風潮起
今年,我們也將看到愈來愈多專利技術被迫接受「開放」,像總是採用封閉系統的蘋果公司,它嚴加防護的iPhone才上市沒幾天就被破解了,許多顧客可在iPhone上自由選擇系統業者。
蘋果公司最初的反應是企圖嚴厲鎮壓,但後來德國一家法院作出裁決,迫使它在當地的經營業者給取消對iPhone封鎖,而該判決將推動開放軟體潮流。
專家指出,不管是微軟還是蘋果,在新產品的價位上都沒有競爭力;隨著開放源始碼的軟體日漸成熟,Linux、OpenOffice、火狐(FireFox)、MySQL、Evolution、Pidgin和大約二點三萬種免費軟件隨時準備填補它們留下的空缺。有人估計,Linux的數量很快就會超過蘋果公司麥金塔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