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歷無學力 競爭「 沒力」

 |2008.01.02
730觀看次
字級

報載教育部為解決「高學歷高失業」現象,將讓三十三所大專「技職化」,筆者樂觀其成,因為「人人讀大學」雖是國家現代化重要表徵,但倘使只有「學歷」的提高,卻無「學力」的精進,徒增高級文盲。

拜學校改制、新科系增設之賜,大學錄取率屢創新高,大學生滿街跑,只是在高數字背後,大學生的水準卻有愈來愈差之勢,這或許是受到「由你玩四年」遺毒影響,以為金榜題名時便是「書本解脫時」,從此可以盡情享受人生,甚或自認「天大地大,都沒有我大」,沒有謙沖受教的態度。

筆者經常光顧的早餐店,有一在加工區上班的婦人向我抱怨,現在的大學生像極了「白肉雞」,白白胖胖,卻中看不中用,吃不了苦又不認輸,敬業態度更是令人搖頭,十個打工學生堅持到底的只有兩人。

大學生如此,研究生亦不遑多讓。筆者在台師大念研究所時,有一門「政黨政治」課程,授課者為台大政治系知名教授,儘管老師學富五車、著作等身,卻「叫好不叫座」,選修的研究生只有筆者與另一學弟;老師上第一堂課時,自我解嘲地說「咱們這堂課重質不重量」,未料,學弟從第二堂課起,就未踏進教室一步。

這般不肯學又自視甚高,徒讓學歷淪為「傲人」工具,不可怕嗎?一個強調文憑的社會,說不要「學歷」是假清高,但沒了「活到老,學到老」的「學力」引擎,學歷充其量只是張「逐日泛黃」的壁紙,「無力」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有競爭力。

蔡仁榮(高雄市/教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