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跨族群通婚普遍 省籍與族群因素影響降低 選舉還在挑起分裂 十分荒謬 美國必修課程 學習包容 值得師法
日前拜讀貴版「政客,別再打族群牌了」投稿,本就心有戚戚焉,昨天報載國內第一個族群跨世代婚配研究出爐,閩、客、外省及原住民四大族群,跨世代族群通婚普遍,顯示台灣四大族群已融合,省籍與族群因素的影響已降低,更覺政客在選舉還打「族群牌」的荒謬。
最近聽到一位留美回國任教的大學教授說,幾年前他在美國求學時,留美學生不論性別、種族、宗教、科系、來自那國,都有「多元文化教育」必修課程,原因是要讓學生了解各國文化、種族文化差異,及避免因不了解他人的文化,而造成誤解與衝突,更重要的是,要學生建立尊重與包容的態度,進而使校園和諧。
他山之石,台灣要和諧必須建立在族群融和上。但當今的政治人物及教育部官員似乎對此不了解,以為分裂族群就可獲得某些族群的選票,殊不知,現在的台灣跨族通婚比率甚高,族群領域涉及範圍亦廣,包括原住民、外省人、客家人、閩南人、乃至新移民,而政客不斷挑起族群分裂,結果只是造成家庭的紛亂,使選民更反感而已。
呼籲政治人物及教育部的官員,不論你們是否喝過洋墨水、不管男女,都應該補修「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學習尊重、包容居住在台灣或認同台灣文化的人,因為他都是愛台灣的人。
也建議教育部高教司官員,在規畫大學課程時,能效法美國大學作法,將「多元文化教育」列為學生必修課程,讓他們學習尊重與包容。
此外,台灣也需要由真正愛台灣的人來領導,他必須具備了解、認同、尊重及包容台灣多元文化的特質,如此,台灣才不會因領導人的偏執,撕裂族群的和諧,使社會混亂,而能長治久安。
東方琉璃(台東市
/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