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莓共生」友善耕作 草莓更好了淘汰雞也開心

 |2022.01.06
1387觀看次
字級
南投國姓農民張有錦以溫室、高架等有機栽種草莓,更以友善耕作概念讓「雞莓共生」。圖/賴香珊

【本報南投訊】南投國姓是國內知名草莓產區,但因氣候、病蟲害等問題,種植面積萎縮,產業式微,鄉民張有錦透過溫室、高架等有機栽種草莓,減緩病蟲害,並以友善耕作概念讓「雞莓共生」,讓草莓品質更好,淘汰雞也有新春天,更盼重振草莓產業。

國姓鄉公所指出,鄉內草莓產區分布在福龜、長流和北港等村,全盛時栽種達30公頃,通往產區的中潭公路沿途都是草莓園和觀光採果招牌,而享「草莓大道」美譽,但因氣候變遷、病蟲害加劇等因素,種植面積急遽萎縮,如今僅剩8公頃。

當地鄉民張有錦從事電機業10多年,3年前為測試水冷扇等節能產品返鄉搭建溫室種草莓,發現鄉內農民多仍習慣種植於地面,導致草莓苗及果實易受病蟲害侵擾,因此改以高架栽培,為追求天然有機無毒,更嘗試友善耕作讓「雞莓共生」。

圖/賴香珊

張提到,他向雞農購買已無產能的淘汰雞,以有機豆渣、中藥等調製健康飼料,搭配水果餵食,確保其產出的糞便品質無虞,之後再添加多種益菌後發酵製成有機肥,用於草莓栽種,不僅草莓長得好,也讓被汰除的雞隻頤養天年,有新春天。

國姓鄉公所農經課也前往其草莓溫室了解栽種情況,張表示,今年分以地面、高架2方式種植「豐香」草莓,而因兩者都有搭建溫室,並未發生病蟲害狀況,結果後幾乎沒受損,可見有溫(網)室能有效阻隔,但品質上又以高架較佳。

而在成本上,半自動化的溫室高架興設經費約2、300萬元,地面溫(網)室則較便宜約60萬元,農經課表示,樂見農民投入草莓栽培技術研發,協助重振產業,前者還能向政府申請經費補助,另現在已進入草莓產期,歡迎民眾來採草莓。

以有機豆渣、中藥等調製健康飼料餵雞,再以雞的糞便添加多種益菌製成有機肥,用於草莓栽種讓草莓長得好。圖/賴香珊
圖/賴香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